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
玉米秸秆炭和典型农业废弃物混合成型与燃烧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玉米秸秆炭和玉米秸秆、苹果枝、沼渣、菌渣为原料,在成型压力为6 MPa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混配比例混合燃料的成型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特定混配比例下的混合样品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废弃物质量分数、种类对混合成型燃料稳定性均有影响,农业废弃物占70%比例时混合成型燃料的抗跌碎强度均大于99.50%;玉米秸秆对成型燃料的稳定性影响最为明显,其质量分数大于30%时,成型燃料抗跌碎强度达到99.68%以上,而沼渣和菌渣质量分数大于50%时,其成型燃料的抗跌碎强度分别超过99.11%和99.71%;苹果枝质量分数大于60%,其成型燃料抗跌碎强度超过99.34%;4种成型燃料的能量密度与原料相比分别提高14.93、11.36、11.74、14.53 GJ/m~3;堆积密度分别提高792.99、596.92、605.63、820.12 kg/m~3。该研究为农业废弃物新型成型燃料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2.
谢腾欧 《福建茶叶》2024,(3):133-135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万源富硒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建设已初显成效。但万源富硒茶生产规模化低、品牌宣传力度弱、销售渠道单一、数字化建设滞后已影响到万源富硒茶品牌的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万源富硒茶地理标志产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万源富硒茶缺乏龙头企业、对数字经济重视不够、未理顺区域品牌与企业自有品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根茎是著名的“十大广药”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本研究基于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广东省徐闻县的5种高良姜栽培类型(黑鳞蜂窝姜,白鳞蜂窝姜,鸡姜,牛姜,竹头姜)及采自海南省的2种高良姜栽培类型(文昌高良姜,万宁高良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构建不同高良姜栽培类型的EST-SSR数字指纹图谱及鉴别体系。结果表明,对EST-SSR位点的100对引物进行筛选,得到扩增条带清晰且稳定的引物21对,占引物总数的21%。利用21对引物对7种高良姜栽培类型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239条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的扩增条带有11.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04条,占85.36%。对这21个多态性EST-SSR位点进行分析,其中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为1.06,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平均值均在0.5以上。其中14个EST-SSR位点的PIC值大于0.5,属于高多态性位点;5个EST-SSR位点的PIC值在0.25~0.5,属中度多态性位点。建立不同栽培类型高良姜EST...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其产业体系与利用路径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中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仅可减少田间焚烧环境污染、消除火灾隐患,还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大陆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的统计数据,探讨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构成与空间分布特征。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秸秆占全国秸秆资源总量的84.8%;秸秆资源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统揽中国秸秆产业发展全局,系统梳理并深入解析了中国秸秆产业政策体系、市场体系、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发展历程和现状。分别以单一利用、综合利用、战略布局和区域统筹为鲜明特征,将秸秆利用政策历程划分为政策起步期(1979—2007年)、政策发展期(2008—2012年)、政策转型期(2013—2016年)和政策深化期(2017年至今)。系统阐释了中国农作物秸秆农业利用、能源化利用和高值化利用的主要路径与模式。该研究可为指导中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MeCP2真核表达载体并在SH-SY5Y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RT-PCR、pEGFP-N1-MeCP2质粒提取、Western blot检测pEGFP-N1-MeCP2在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将重组质粒pEGFP-N1-MeCP2与pEGFP-N1空载体组分别转染至SH-SY5Y细胞中,48h后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转染pEGFP-N1-MeCP2的细胞在82kDa处可见一特异性的表达带,为MeCP2与GFP的融合蛋白,而在空载体组未见条带;在27KDa附近,空载体组可见条带,而转染pEGFP-N1-MeCP2的细胞未见条带,提示pEGFP-N1-MeCP2载体能够在SH-SY5Y细胞中表达。结论:构建pEGFP-N1-MeCP2上调质粒是进一步研究MeCP2蛋白功能的基础,也是研究MeCP2蛋白在帕金森病中作用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秸秆炭化还田主要以异位为主,移动式热解设备结构复杂,难以实现秸秆田间炭化还田等问题,基于秸秆内热式低氧炭化原理,建立自供热反应系统,研制热解炭化反应器和热解气清洁燃烧室等关键部件,集成秸秆捡拾收集、粉碎输送、烟气回用烘焙、生物炭原位还田技术,研发移动式热解炭化原位还田设备。样机试制后,进行了静态调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原料处理量为50 kg/h,炭得率为21%,系统能量利用率74.6%;排放烟气中NOx质量浓度为184 mg/m3,SO2质量浓度为26 mg/m3,颗粒物质量浓度为17.8 mg/m3,达到烟气排放要求;生物炭中总碳、固定碳及金属元素含量符合DB21/T 3314—2020《生物炭直接还田技术规程》中的Ⅰ级生物炭要求。该设备能够实现低碳排放、炭化能源自给、田间作业等功能,为秸秆还田提供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物质能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农业生物质能技术是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既能够解决农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因焚烧或无序堆放排放温室气体,又能够替代化石能源减排CO2、提升土壤固碳能力,未来在"双碳"背景下发展潜力很大。该研究基于LCA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8种不同生物质能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核算农业生物质能转化与利用过程消耗能源的排放、抵扣化石能源减排、副产物土壤碳汇3个方面,并基于秸秆和畜禽粪污两大类农业废弃物资源禀赋及能源化利用潜力,预测3种不同情景下,农业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潜力,以及减排温室气体的贡献。结果表明,从减排因子看,热解炭气联产和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气技术的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最大。其次为成型燃料、捆烧供暖、生物质发电、炭化和燃料乙醇等技术,而户用沼气的减排贡献相对较小,8种不同生物质能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分别为-3.47、-3.20、-2.57、-2.63、-2.58、-2.48、-2.42 t/t(单位为标准CO2当量/标准煤当量);基于现有政策及规划情景、技术水平提升情景、能源需求结构变化情景等3种不同情景下,评价农业生物质能对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潜力。结果显示,2030年农业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潜力为6 490×104~7 664×104 t,温室气体减排贡献为1.97×108~2.34×108 t;2060年替代化石能源潜力为9 073×104~10 763×104 t,温室气体减排贡献为2.79×108~3.36×108 t。该研究为实现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