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表选官     
去年下半年,我率领由宜春市地税局、市编委、市文化局、市图书馆等单位同志组成的工作组到下浦乡指导新一届村委会的选举工作,也就是老表所说的“选村官”。在下浦乡的所见所闻,令我深有感触。“还真略是老表自己选官呢!”工作组下到村委会、村民小组和农户家做宣传发动...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菜市场上看到了两个令人深思的“镜头”。一个镜头是喊卖冬瓜的:“卖冬瓜呀,卖冬瓜,花园坪冬瓜大王生产的大冬瓜,每只冬瓜100多斤呢!快来买呀快来买……”叫卖时,有很多人都围过去,可不知为何,叫卖声大,瓜也大,但购买的人却很少。另一个镜头是喊卖南瓜的:“卖南瓜呀,卖南瓜,‘明月山’牌袖珍小南瓜,含糖分少,每只仅有2~3斤,好拿、好藏、好吃、好爽口!要买的快来买呀……”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亿万富翁希尔顿曾经算过一笔这样的账:一块价值5美元的普通钢板,如果制成马蹄掌,它就可值10美元;如果制成钢针,它便值3550.8美元;如果做成手表的摆针,价值就可以达到25万美元。宜春市袁州区新坊乡、洪江乡的林农们近几年来在算着“竹子账”:一根竹子只能卖3-5元钱;把它加工成保健竹凉席,价值可升到30-50元;如果把竹子加工成竹工艺品,那价值就会增加更多……钢板也好,竹子也好,要使之增值都需要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现在,很多地方,资源不丰富,物产不富饶,可他们富了,关键在于他们能使资源升值。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聚丙烯酰胺(PAM)与腐植酸混施对紫色土水分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为川西紫色土区水土保持、土壤改良、水分调节及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1个CK(无混掺),3个PAM施量水平(PAM-1∶1%,PAM-3∶3%,PAM-5∶5%)和2个腐植酸施量水平(HA-1∶0.1%,HA-5∶0.5%)。分析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与湿润峰运移距离的变化特征,采用入渗模型对入渗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 与CK相比,各处理可有效降低水分入渗速率,入渗率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相同累积入渗量下,各处理(H1P1除外)入渗时间均大于CK,其中H1P3和H2P3处理分别是CK的14.7和6倍,仅H1P1处理较CK减少了25%;在220 min内,各处理湿润峰运移距离均低于CK,其中H1P3处理湿润峰运移距离最低(4.98 cm),较CK显著缩短57.67%;模型适用性表现为:通用经验公式>Kostiakov公式>Horton公式>Philip公式,但通用经验公式的稳渗率(fs)与实测值存在偏差。[结论] PAM与腐植酸混施可有效降低入渗速率,减少累积入渗量与减缓湿润峰运移距离,其减渗作用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越明显;最优处理为H1S3,腐植酸0.1 g/g,PAM 5 g/g。综合考虑,Kostiakov公式更适合描述川西紫色土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  相似文献   
5.
我对杜鹃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儿时,只要唱起或听到关于杜鹃的歌,心中就有一种涌动,双眼就会一阵潮湿。生我养我的故乡名叫“杜鹃村”。春天到时,山上起初是  相似文献   
6.
消失的炊烟     
农家炊烟一直是田园生活的象征,不少诗词大家也喜欢写炊烟:“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炊烟在他们的笔下是富有诗意的。然而,炊烟却没有给我留下  相似文献   
7.
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洪塘镇大岭村农民郭增祥,这两年种植“明月山”牌南瓜致富,被誉为该镇的“南瓜王”。以往农产品增产难增收,而郭增祥的南瓜  相似文献   
8.
9.
我对杜鹃有一种深深眷恋的情结,小时,只要唱起或听到关于杜鹃的歌,心中就有一种涌动,双眼就有一阵潮湿。生我养我的那个故乡,人们雅称“杜鹃村”,村人俗称“映山红”。春天到时,杜鹃花快开的季节,走进我们的村里。举目望去,那山上起初是红一点,然后像点着的山火,在山间蔓延,从山脚烧起,烧到山腰,烧到山顶,还延伸到山窝,延伸到沟沟洼洼,远远看去,满山皆红。出得门去,举头是杜鹃,低头是杜鹃;出门是杜鹃,回屋还是杜鹃。眼里,飘满杜鹃;梦中,杜鹃依稀。大山吝啬,除却每年给村人红杜鹃,其他什么都不给。村里人总挣不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油橄榄增产稳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探究龙泉山区油橄榄栽培中高效的水氮耦合方案,本研究的大田定位试验以9年生格洛桑作为研究材料,设置灌水、施氮2个因素,4个灌水量(I1:50.00%I4;I2:66.66%I4;I3:83.33%I4;I4:90.00%θfcfc为田间最大持水量)和4个施氮水平(N1:0 kg/hm2 N;N2:150 kg/hm2 N;N3:300 kg/hm2 N;N4:450 kg/hm2 N),共16个处理。分析灌水、施氮及其耦合处理对油橄榄产量、橄榄油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利用优劣解距离(TOPSIS)法对橄榄油品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油橄榄鲜果产量、橄榄油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评分法对各个处理进行综合评价,探寻油橄榄水分、氮肥管理的最优处理。结果表明,N1I2处理油橄榄鲜果产量最低(4 333 kg/hm2),N4I3处理油橄榄鲜果产量最高(11 027 kg/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