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瓜类嫁接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6个瓜类砧木品种中,选出了黄瓜适宜砧木为黑籽南瓜,苦瓜适宜砧木为黑籽南瓜和本地肉丝瓜,西瓜适宜砧木为超丰F1和欣京砧一号。瓜类嫁接方法以顶插接法和劈接法为宜,嫁接时期在3月初为宜。重病地黄瓜嫁接苗比自根苗枯萎病发病率降低95.8%,产量提高34.9%;嫁接苦瓜发病率降低83.7%,增产16.9%;嫁接西瓜发病率降低88.9%,增产13.7%。  相似文献   
2.
选用了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秋茄上进行增产效果比较试验,初步结果,它们对秋茄增产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茄子耐热相关EST-SSR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分析茄子热胁迫抑制性消减杂交(SSH-cDNA)上调表达文库中获得EST序列以及基因组数据库中收集到的与耐热相关的EST序列,对茄子耐热相关的EST-SSR分子标记进行了搜索分析.在茄子热胁迫SSH-cDNA文库中找到了9个SSR位点,结合收集到的耐热EST序列中的25个位点,共设计了32对SSR引物.进一步的引物筛选结果表明,引物对EG6靶向文库EST序列YP249,在不同茄子材料中扩增显示多态性.YP249经实时荧光表达验证确定为热胁迫上调表达序列,考虑EG6的扩增位点为茄子热胁迫相关的SSR多态性候选位点.  相似文献   
4.
渝茄7号是以自交系897-5为母本,以自交系896-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晚熟,始花节位为第13~14节,定植至始收65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130 cm左右,开展度70 cm左右;果实粗棒形,纵径约31 cm,横径约7.3 cm,平均单果质量350 g,果皮深紫黑色,果萼下绿白色,果肉绿白色...  相似文献   
5.
茄子是人们喜食的大宗蔬菜之一 ,但生产上土传性病害较重 ,影响了茄子的生产和消费 ,由于目前尚无抗病品种 ,国内外主要采用嫁接技术来进行防治。因此对茄子嫁接技术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云南野生茄、本地野生茄作砧木 ,三月茄、渝早茄 1号作接穗。1.2 方法  用作砧木的云南野生茄、本地野生茄经催芽后于 1998年 9月 2 8日播种于塑料大棚内营养钵中 ,用作接穗的三月茄、渝早茄 1号经催芽后于 1998年10月 8日播种于塑料大棚内营养钵中。待砧木幼苗长到 4~ 5叶 1心 ,接穗幼苗长到 3~ 4叶 1心时 ,采用切接法、…  相似文献   
6.
以142和110-2高代自交系为母本,以极早熟自交系D-6为父本,培育出了两个茄子杂一代新品种———渝研六号和黑冠长茄。渝研六号为早熟品种,果黑紫色,果纵径28厘米,横径5.8厘米,果重200克,适宜春季早熟栽培。黑冠长茄为中熟品种,果黑紫色,纵径30厘米,横径6.5厘米,果重250克,即可做春季早熟栽培,也可作夏秋栽培和嫁接长采收栽培。  相似文献   
7.
茄子单性结实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选取茄子单性结实性差异显著的5个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半轮配(含亲本)试验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利用蕾期人工去柱头的方法测定亲本及F。单性结实坐果率。统计分析表明:茄子单性结实性状遗传不符合“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存在着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作用;单性结实性状可能受一组隐性基因控制,属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8.
茄子青枯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AFLP标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茄子高感青枯病品种‘三月茄’与高抗品种‘S69’的F1、F2为材料, 对青枯病抗性遗传进行了分析, 同时开展了与抗性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鉴定。结果表明: ‘S69’对青枯病的抗病性属于不完全隐性遗传, 感病性属于不完全显性; 抗性由1~2对基因控制。对86个F2单株AFLP分析, 鉴定出1个与‘S69’抗性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39A980 (该引物组合为E-ACC /M-CTG) , 该标记与抗性基因间的交换值为4.65% , 遗传距离为4.9 cM。  相似文献   
9.
青枯病是危害茄果类蔬菜的主要病害之一,是一种细菌性土传病害,由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1].该病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极高,重病区可造成毁灭性灾害.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杀菌剂,化学防治收效甚微.因此,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手段[2].国内外对番茄青枯病病原菌的鉴定、致病机理、抗性材料鉴定及抗性育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但对茄子青枯病研究并不多,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印度和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AVRDC,中国台湾),现已鉴定出一批茄子抗青枯病材料[7~8,10].到目前为止,国内对茄子青枯病研究方面的报道很少.我所从AVRDC引进了一批茄子青枯病抗性材料并在重庆地区作了抗性鉴定,本试验旨在鉴定这些抗性材料的地区适应性及其农艺性状表现,为抗性材料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引进10个茄子砧木品种中,选出以托鲁巴姆为代表的3个砧木品种,以春秋长茄、三月茄等为接穗.使用劈接法嫁接,通过对5个嫁接时期嫁接成活率的比较试验表明,以11月上中旬嫁接最适宜;对嫁接苗和自根苗田间抗病性、产量比较表明,嫁接苗比自根苗高抗黄萎病、青枯病及枯萎病,增产效果显著,达到了防病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