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氮素形态对叶菜类NO3^-、NO2^-和V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计了以NO3^-、NO3^- NH4^ (1:1)、NH4^ 作为氮源对叶菜类体内NO3^-、NO2^-和Vc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给叶菜类施肥,以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为好,只施硝志氮肥或铵态氮肥都有各自的弊端。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的姜田土壤经测定有效锌含量为0.65ppm,有效硼含量为0.32ppm。单纯施锌(硫酸锌)增产24.0%,同时施锌和硼(硼砂)增产38.9%。施锌后提高了生姜植株各器官的锌浓度;累积吸锌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植株的锌主要在生育后期吸收;施锌还增加生育后期锌在根状茎中的分配。施硼主要提高了生姜叶片中的硼浓度;累积吸硼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施硼还增加了硼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3.
利用鲁麦10号小麦品种幼穗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了NaCl及γ射线对小麦愈伤组织的生长、脯氨酸含量及细胞形态大小的影响。结果如下:1.γ射线及NaCl都明显的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0.3%的NaCl和5KR的照射量是愈伤组织生长的临界值;30KR是致死的起始照射量:2.NaCl对愈伤组织的脯氨酸含量也有显著的影响,二者呈抛物线相关。γ射线使脯氨酸含量升高,但超过5KR,脯氨酸含量又呈下降的趋势:3.γ射线处理愈伤组织能使细胞的长及宽都增大,并产生巨型细胞,加速愈伤组织的老化。NaCl对愈伤组织细胞大小无显著影响,但能引起细胞大小变异系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硝酸还原酶及其活力调节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还原酶因其在氮素同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生物工作者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对硝酸还原酶的性质及其活力调节因子作了概括总结。硝酸还原酶是一种诱导酶,它的活力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子的调节。内部因子包括:(1)机物种类和品种;(2)生育期;(3)植株部位;(4)苗龄和叶龄。外部因子包括:(1)硝态氮浓度;(2)光;(3)水分(4)温度;(5)外源激素;(6)金属离子;(7)pH值;(8)氨态氦和硝态氮;(9)某些代谢中间产物。对硝酸还原酶特性及其活力调节因子的了解,不但有助于培育优良的作物品种,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使作物的氮素代谢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BR,Ti和GA对菠菜生长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7.
许乐春  程炳嵩 《蚕业科学》1993,19(4):249-250
<正> 三氯化镧(LaCl_3)是稀土元素之一镧的氯化物。关于混合稀土对桑树生长的影响,曾有过报道,基本上肯定了混合稀土对桑树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关于单一稀土LaCl_3对桑树生长的影响,特别是对桑树的一些生理效应,研究尚少。为此,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水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后。  相似文献   
8.
不同采收期金银花的质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分别测定了两个大豆品种在四种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叶柄和茎中游离脯氨酸浓度的变化。并对大豆在开花期、结英期以及鼓粒期体内脯氨酸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供水条件下,从开花期到鼓粒期随着生育期的进展,两个大豆品种叶片、叶柄和茎中的脯氨酸浓度均保持着增长趋势,并且脯氨酸浓度在各生育期都是按叶片、叶柄、茎而依次降低。正常供水条件下,抗旱性较强的“7605”各测定部位的脯氨酸浓度在各生育期均高于抗旱性较弱的“鲁豆四号”。“鲁豆四号”体内的脯氨酸对水分胁迫的反应要比“7605”敏感得多,而且在水分胁迫下脯氨酸累积能力明显高于“7605”。两个大豆品种体内脯氨酸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因部位不同、生育期不同以及胁迫程度不同而不同。我们认为脯氨酸不能作为大豆抗旱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植物水分胁迫与活性氧代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简述了水分胁迫对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的影响,并就水分胁迫条件下活性氧对细胞的毒害机理以及活性氧代谢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