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8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欧李的开发价值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耕还林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为给退耕还林提供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优良树种,我所从山西农业大学引进了欧李品种,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研究。通过三年的试验观测,初步证明欧李具有生长迅速、结果早、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在晋西北地区真有很强的适应性,是一种优良的经济型生态树种。  相似文献   
2.
方山县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方山县地处三川河流域的北川河上游,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灾区,生态环境异常脆弱。自1998年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期工程共改造滩地315hhm^2,砌筑生物坝13051m,石坝3819m,修筑U型防渗渠9932m,砌石防渗渠1135m,改造坡耕地598.6hm^2,栽植乔灌防护林3441hm^2,经济林571hm^2,人工种草1206hm^2,牧坡改良665hm^2。其主要经验是: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统缆全局,以灵活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及科学的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3.
胡公沟流域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下。根据流域经济发展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流城实际。提出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广实用科技,加大庭院经济开发,稳妥发展乡村企业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林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恶劣,适应性和抗逆性很强的刺槐是该区重要的优良造林树种。建国以来,该区营造了大面积的刺槐林,但由于各立地类型的光、热、水、气、肥等条件不尽一致,其生长状况相差悬殊,有的甚至形成"小老树"。为了研究刺槐林的生态适宜性,在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林生长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应用Verhanlst生长预测模型和模糊最优局势决策法进行了分析,发现刺槐林的生长状况与各立地条件的土壤水分变化基本一致,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林生长差异显著,同时筛选出适宜于营造刺槐林的最佳立地条件类型是梁峁阴坡和阴沟坡。  相似文献   
5.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是适宜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的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临县旱地玉米的实验研究表明了其集水、改土、聚肥的特点,利于提高旱地农作物的产量。据测定:该技术可使耕作活土层达45cm-60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分别提高0.45、0.022、0.011个百分点,天然降水基本全部拦蓄,大大提高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大旱之年作物产量比对照提高11.38倍,显示了该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发展枣树既是胡公沟流域农民调整结构、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也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调查表明,流域枣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老化、管理粗放、栽植零星、加工销售困难。应采取的具体对策是更新品种、枣粮间作、规模经营和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立枯病、青枯病是寒地水稻苗床的主要病害,30%瑞苗清是恶霉灵加甲霜灵的合剂。恶霉灵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及在根系内移动,在植株内代谢产生两种糖苷,对作物有提高生理活性的效果,从而能促进植株生长、根的分蘖、根毛的增加和根的活性提高,对水稻生理病害有较好的药效,对环境安全。甲霜灵是一种保护、治病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可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随植物体内水分运转转移到植物的各器官,对霜霉菌、疫霉菌、腐霉菌所引起的病害有效,两种杀菌剂混用扩大了杀菌范围。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具有更高杀菌活性的含香豆素的硫脲类衍生物,本文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芳基-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衍生物,其结构经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并初步测试了其对两种病原细菌的活性.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b、4h、4i、4j和4m抑制水稻白叶枯菌Xa...  相似文献   
9.
中阳县是山西省水土流失重点县,多年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搞以坝系建设、治山整地、植树造林、基地建设、水利配套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实践证明: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实施重点项目、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产业、狠抓政策落实、强化综合服务等,是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林适宜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惩,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恶劣,适应性和抗逆性很强的刺槐是该区的优良造林树种,多年来,该区营造了大面积的刺槐林,但由于骆立地条件类型的光,热,水,气,肥等条件不尽一致,其生长状况相差悬殊,有的甚至形成“小老树”,为了研究刺槐林的生态适宜性,在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林生长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应用Verhanlst生长预测模型和模糊最优局势决策法进行了分析,发现刺槐林的生长状况与各立地条件的土壤水分变化基本一致,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林生长差异显著,同时筛选出适宜于营造刺槐林的最佳立地条件类型是梁峁阴坡和阴沟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