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快速的城市化给小城镇的原始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造成这种情况有各方面的原因。以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为例,在解析造成环境压力的原因后,从生态环境规划的角度提出细胞组织模型的规划对策,旨在保护浙江省小城镇规划时的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以台州市为案例,在分析台州目前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台州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其关键在于相关理论运用到土地利用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从实践到理论正逐步完善,尝试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生态旅游规划的斑廊基模式,追求的目标是人类旅游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协调,同时,选用地处长江流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宜昌三峡黄牛岩风景区作为案例,风景区在整个长江流域中的生态地位重要,区位条件优越,规划面积包括了举世闻名的三峡西陵峡东段,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有利于三峡黄牛岩风景区的土地持续利用,并促进三峡旅游的复兴。  相似文献   
4.
水源地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究--以密云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的研究,建立系统分析的四个阶段,并应用于北京市重要水源地——密云县。在分析密云县土地利用自然、社会条件的基础上,围绕水源地水源环境保护的目标,提出一“极”五“区”的土地开发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祁黄雄  杨锐  左川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10-13,56
我国保护性用地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目前已初步形成我国特色的资源体系。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我国保护性用地按空间载体的类型进行梳理,分别总结了各自的发展历史、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当前保护性用地体系的共同问题,探讨我国保护性用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体系的形成和建设,并提出我国保护性用地体系建设和发展可能的三种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与卫片解译,依据《全国土壤侵蚀制图技术细则》的要求,对南疆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和区域分布状况的研究,讨论了土壤侵蚀区域差异的成因,根据研究和讨论的结果,提出了南疆生态环境及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地质公园与自然保护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创建具独特地质特征区域的特别动议,并提出了世界地质公园计划。面对目前众多的保护地类型,首先从地质公园建立的时代背景分析开始,对世界自然保护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梳理,并总结了地质公园与自然保护体系的关系,认为地质公园是世界自然保护理念在地质遗迹保护领域的扩展与实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