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新型吸水剂在砂姜黑土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新型吸水剂对生长初期甘蓝包菜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水分胁迫增加,吸水剂保水效果的发挥,包菜的生长很快恢复,到收获期,包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保水能力都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吸水剂以深施效果最好,增产率达15.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8.3%,供试的吸水剂在抗旱节水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水稻高效施肥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徽省肥东县包公镇水稻生产中施肥量偏低、养分运筹不合理等现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田的基础地力、农民习惯施肥以及推荐施肥对水稻产量及产投比的影响,为肥东县制定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目前的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下,建议纯N、P2O5和K2O的适宜用量分别为210kg/hm^2、90kg/hm^2和135kg/hm^2;在氮肥的施用上,提倡氮素适量后移,可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3.
4.
木霉发酵液在玉米上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淮北砂姜黑土地区的玉米上进行木霉发酵液的叶面喷施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木霉发酵液,可以促进玉米的营养生长,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施用木霉发酵液,每公顷玉米增加产值超过700元.玉米施用高量木霉发酵液效果更好.因此,建议用量1ml/hm2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5.
小麦施用生物炭下化肥减施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制下开展的连续3年定位试验,分析了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对小麦产量、产量要素、氮素吸收量、氮素回收率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砂姜黑土区小麦生物炭施用下化肥合理减量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肥仍是砂姜黑土区小麦高产的关键.在施氮量为225 kg/hm2水平下,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减少10%的氮肥,小麦可以达到稳产以及略有增产的效果,氮肥减量达20%时,小麦产量略有下降,氮肥减量幅度达30%以上时,小麦产量显著下降.生物炭与化肥配施下减量施肥可以提高氮素回收率,随着试验年限增长,氮素回收率有增加趋势.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生物炭土壤容重下降0.04~0.06 g/cm3,降幅2.92%~4.38%,土壤田间持水量提高2.97~4.47百分点,增幅11.8%~17.8%,方差分析结果,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因此,在淮北砂姜黑土冬小麦种植上,配施生物炭30 t/hm2,较常规施肥减少10%的氮肥、20%的磷钾肥,可以保障小麦增产稳产,提高氮肥回收率.  相似文献   
6.
砂姜黑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砂姜黑土10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是砂姜黑土小麦增产的关键,N肥增产贡献率为69.4%,P肥增产贡献率为23.3%,K肥为7.3%。P、K肥的肥效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凡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有所提高,施P处理土壤速效P含量提高幅度较大,每年每公顷施135kg K2O尚不能满足一年两季作物的高产需求,应适当提高K肥用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新型吸水剂在砂姜黑土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新型吸水剂对生长初期甘蓝包菜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水分胁迫增加,吸水剂保水效果的发挥,包菜的生长很快恢复,到收获期,包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保水能力都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吸水剂以深施效果最好,增产率达15.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8.3%,供试的吸水剂在抗旱节水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江淮丘陵区水稻钾、氮吸收特性与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淮地区水稻田间小区施钾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钾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生育性状,在氮磷肥充足时,钾肥的增产效果极其显著。水稻钾吸收量明显以秸秆吸钾量为主,约为籽粒吸钾量的5倍。N来自土壤的数量为120.30 kg hm-2;K2O来自土壤的数量为72.83kg hm-2。NPK全素施钾处理吸钾总量平均高出NP处理48.79%,籽粒和秸秆分别平均增加9.21%和56.8%;说明钾吸收量增加对秸秆产量贡献明显小于对籽粒产量的贡献。除最高施钾量和不施氮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钾素亏缺,说明在不施氮肥或氮肥不足的情况下,水稻对肥料钾的吸收量也相应减少。本试验钾肥(K2O)产投比以NPK2处理最高为2.54。综上所述,本地区同等肥力土壤,水稻钾肥推荐用量为120kg hm-2,根据土壤钾素平衡状况,水稻施钾量可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9.
氮肥施用时期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道中  郭熙盛  王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29-17930
[目的]为氮肥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两优6号为试材,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施用等量氮肥的条件下,共设7组处理,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基肥施氮比例过高,促进水稻前期的生长特别是地上部分的生长,容易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增加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可以促进水稻后期生长,保持根系的活力和提高根系的总量,能够使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降低基施氮肥比例,增加分蘖肥和穗肥比例,能够满足水稻生长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结论]在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区,以处理⑦(30%氮肥作基肥+30%氮肥作分蘖肥+40%氮肥作穗肥)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减量施肥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在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设置不同幅度的氮肥减量试验,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巢湖流域坡岗地区氮肥的减量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巢湖流域坡岗地区中高肥力水平土壤上减少30%的常规施氮量、中低肥力水平土壤减少10%的常规施氮量,虽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下降,但水稻结实率、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增加,不会造成水稻显著减产。两种肥力水平土壤上,氮素收获指数均以常规施氮量处理最低,减量施肥、分期施氮可以促进氮素从茎、叶、根部向谷粒的转移;减量施肥,中高肥力土壤上氮素回收率提高9.99~16.52个百分点,中低肥力水平土壤上提高6.0~12.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