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杭州对6个口感型番茄品种的生育期、果实、品质、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光辉101早熟性好,果实粉红色,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均较高,糖酸比适中,口感酸甜可口、风味突出,综合性状优良;杭杂603果实粉红色,番茄红素含量高,糖酸比适中,口感酸甜可口、番茄味较浓,单果重大,产量较高,综合性状优良。光辉101和杭杂603适合在杭州地区推广种植。本研究为杭州地区口感型番茄品种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壳寡糖与油菜素甾醇处理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果实产量、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组(CK)、壳寡糖处理组(0.5 g·L-1COS)、油菜素甾醇处理组(0.5 g·L-1BR)、复合处理组(0.5 g·L-1COS+0.5 g·L-1BR),对开花结果期的番茄植株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壳寡糖与油菜素甾醇复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促进果实着色和软化;协同促进番茄中番茄红素、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积累,相比CK分别提高88.3%、76.3%和28.6%。此外,二者复合处理可有效提高番茄中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并降低有机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的水平,从而提高番茄糖酸比。本研究结果为设施栽培下番茄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郑积荣  王同林 《园艺学报》2022,(S2):107-108
‘杭杂503’是以1527-3-6-1-3-1-1为母本,以19-1-7-3-2-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杂交一代樱桃番茄新品种。果实为长椭形,单果质量18g。幼果带绿果肩,成熟果为亮黄色,光泽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以上,酸甜可口,质地脆。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耐裂、耐运输。植株抗性好,抗叶霉病、根结线虫、番茄花叶病毒、枯萎病等。适合长江中下流域早春设施、海拔700 m以上的高山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4.
郑积荣  王同林 《园艺学报》2022,(S2):105-106
番茄新品种‘杭杂601’是以自交系51-1-2-1-1-1为母本,自交系33-1-1-2-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中等,植株结果性较好。果形扁圆形,多心室,果表稍有棱沟,单果质量122 g。幼果带绿果肩,成熟果呈粉红色,着色均匀,果皮薄,软果、风味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8%左右。抗枯萎病和TMV。番茄春季设施栽培产量达64 5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5.
脐腐病(blossom-end rot,BER)是一种发生在果实上的生理性病害,常见于茄果类蔬菜作物上,番茄尤其严重,世界范围内的番茄均有发生.国际上对BER已有较多研究,虽然在环境、生理、遗传等层面有大量数据支持,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处在假说阶段,未能明晰.基于Ca2+的生理作用及其分布特点,大部分研究学者支持BER是Ca2+吸收及细胞间的分配不均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也有学者认为非生物胁迫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才是引发BER的根本原因.该研究先阐述Ca2+的生理作用,随后分别综述以上2种理论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BER的防治方法,讨论未来BER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保安全──从危险的自杀谈起王同林广西邕宁县电业公司(530200)1996年2月初,正是新春佳节将至,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忙于筹办年货的时节。一天晚上8点许,从广西吉宁县良庆镇新村新三片12队玉某的家中,传出一阵阵小孩的哭叫声和大人的忙乱声,有个男子冲出...  相似文献   
7.
不同变种甜瓜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酶活性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霞  吕律  王同林  海睿  汪炳良 《核农学报》2019,33(10):1959-1966
为了解不同类型甜瓜糖分积累及糖代谢特点,选用厚皮甜瓜品种X228、普通甜瓜品种B154及越瓜品种H227为材料,定期取样测定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研究不同变种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及相关酶动态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授粉15 d至果实成熟期间,3个甜瓜品种的果实葡萄糖与果糖含量的变化均较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3个甜瓜品种果实蔗糖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H227果实几乎无蔗糖积累,葡萄糖和果糖是果实的主要糖组分;B154和X228果实蔗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而快速增加,蔗糖积累存在明显的转折点,蔗糖是B154和X228这2个品种成熟果实中最主要的糖组分,且果实蔗糖含量提高的同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上升、酸性转化酶(AI)活性降低,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的活性与蔗糖含量关系不显著。根据蔗糖含量的差异,可将甜瓜分为蔗糖积累型和低蔗糖积累型两类,前者果实蔗糖含量的上升被认为是SPS活性上升与转化酶(特别是AI)活性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果实内极低的蔗糖含量被认为是SPS活性较低导致的。本研究结果为甜瓜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甜瓜果实糖分积累调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番茄结果期最佳灌水量,作者以杭杂603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灌水量(常规灌水量的82.5%、75.0%和62.5%)对温室番茄的产量、裂果率、畸形果率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结果期减少灌水量可明显降低番茄产量、裂果率,与常规灌水量相比,常规灌水量的82.5%、常规灌水量的75.0%、常规灌水量的62.5%处理,番茄每667 m2产量分别降低3.7%、4.8%、19.3%,番茄裂果率分别降低7.9%、10.5%、10.2%;控水管理可提升番茄口感,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番茄红素含量,但对果形指数、总糖含量以及总酸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风味是番茄一个重要的品质指标,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番茄的风味包括甜味、酸味、香味等,与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挥发性芳香物质种类及含量有关。本文从影响番茄风味的主要组成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番茄风味的贡献入手,对番茄果实主要风味贡献物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和其中涉及的主要酶展开讨论,对这些物质形成的遗传机理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论述,就番茄果实风味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番茄品质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番茄风味品质研究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杭椒是浙江地区的特色辣椒品种,皮薄质优,口感脆嫩微辣,市场价格和种植效益相对稳定,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提高杭椒的产量,指导椒农科学种植,作者以盛利杭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每667 m2种植2 400株、2 200株、2 000株、1 800株、1 600株)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盛利杭椒的株高、株幅、茎粗、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始花节位、主茎高度、节间距、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质量等农艺性状影响不大,而种植密度增大可提高辣椒产量,因此每667 m2种植2 400株(小椒每667 m2产量1 392.00 kg,中椒每667 m2产量1 464.80 kg),即定植行距50 cm、株距35 cm为盛利杭椒的最佳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