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城市群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内各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能产生单个城市所没有的整体经济效益,从而达到1+1>2的共赢态势。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必然迎来新一轮的加速发展热潮。文中通过对我国中西部五大城市群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基础,最后提出城市群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肥及配比对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尿素、硝酸钙和硫酸铵以及硝酸钙和硫酸铵的不同配比对韭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肥料中,尿素可提高韭菜产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钙提高维生素C含量,硫酸铵提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分别使用0.6%尿素、0.4%硫酸铵、0.6%硝酸钙,以及3:2和2:3的硝铵比进行追肥处理,对提高韭菜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增加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4.
焦世泰  王世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04-5606
粮食安全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基础或基石,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不同粮食安全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选择粮食安全的合理路径,以期对稳定我国粮食安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个性鲜明,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我国历代园林都很注重植物景观艺术美及意境美的营造,选择植物题材更有许多传统的手法和独到之处。文章拟通过记述我国传统园林植物造境技艺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与意境的关系,对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意境艺术美手法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气候区1704份有效问卷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单要素评价模型,综合分析了潜在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天气偏好及感知态度。结果表明:气候的空间异质性影响游客出行行为,绝大部分受访者喜欢阳光灿烂、温暖宜人的气候,但当居住地具有不舒适的极端气候特征时,潜在游客会喜欢与之相反的舒适气候,如冷干地区的人群偏好小雨湿润气候,而高温地区的人群则偏好冰雪天气;旅游地气候特征对潜在游客出行决策影响重要,但其影响程度远低于景观质量及安全性等因素;居住地气候特征不同,其潜在游客选择目的地的感知与态度也不同。总体而言,居住地气候舒适度越低,旅游地气候因素对潜在游客选择目的地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7.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分析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的结构特征,论述了差异巨大、结构畸形为特征的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等级规模特点,分析了职能结构特征,阐明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空间网络框架、集聚分布型式,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结构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西北内陆河流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极其宝贵,生态环境脆弱。然而,西北内陆河流域工农业用水却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致使流域水资源管理出现诸如上下游利用不公,工农业利用不均等许多问题。现在,如何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并使其可持续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已经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石羊河下游流域民勤县为例,通过分析和研究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适合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支撑体系,以期对本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小麦族植物作为牧草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的小麦族植物约有20属,300余种。我国原产的约有150余种。引进的约有100余种。作者种植了其中的200余种作了系统分类,地理分布、生理生态、营养成分、经济性状和牧草农艺性状的研究,现将小麦族植物作为牧草种质资源分16属分别予以评介。  相似文献   
10.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下简称恩施州)四面环山,是一个典型的处于山地之中农耕区,农业是恩施州区域内长期形成的支柱产业,在全州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可恩施州农村经济发展平稳,却缺乏快速发展的能力,其农业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发展是主要问题,制约农业的问题,无外乎恩施山区农业结构。本文结合恩施独特的地理条件,提出了以地理条件相近的区域为编制采用星状种植模式、统一销售的化零为整核心模式达到产业集群的目的来实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