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黄河支流河岸植被水分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水分梯度下植物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防蚀控沙中适宜物种的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基于HYSPLI4气团轨迹模型和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分析黄河主要支流—西柳沟河流河岸不同水分梯度下优势植物对潜在水源利用率,进而提出不同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结果] 研究区在采样期间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北季风输送和局地蒸发。在水分充足的河漫滩样地,植物以浅层土壤水(0—30 cm)为主要水源。距离河道较远的河谷阶地上,草本类植物主要利用浅层和中层土壤水(0—70 cm),灌木类和高大草本类植物转而吸收更深层的土壤水(70—100 cm),出现水文生态位分离的现象。[结论] 当水分缺乏时,灌木类植物会因为吸水模式的优势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灌木类植物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防蚀控沙的适宜物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平水期汉江上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20年4月对汉江汉中段干流以及11条主要支流的浮游植物及水体理化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汉江汉中段干支流共镜检出浮游植物6门35属51种,物种组成为硅藻—绿藻型,优势种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舟形藻(Navicula sp.)、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箱型桥弯藻(Cymbella cistula)、棒胶藻(Rhabdogloea sp.)、二角多甲藻(Peridinium bipe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以及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0.39×106 cells L-1 ~ 3.59×106 cells L-1,生物量变化为0.39 mg L-1 ~ 3.49 mg L-1。Shannon多样性指数(0.64 ~ 2.15)和Pielou均匀度指数(0.28 ~ 0.81)变化趋势一致,干流略低于支流。结合水体理化指标、营养状态指数、污染指示种以及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汉江汉中段干支流处于轻度污染—α-中污染状况,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RDA与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TN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
基于性状度量群落功能多样性需要构建多维空间,品质差的功能空间可能导致其多样性计算偏差。为分析功能空间对底栖动物多样性度量的准确性、研究物种数对功能空间品质的影响,以新薛河为例,使用均方差方法评估了各维度功能的空间品质,利用河段和河流尺度物种差异以及模拟不同大小物种库的方式,分析了物种数对多维功能空间的影响。结果显示:(1)新薛河底栖动物性状构建了14个维度(D)的功能空间,其中维度5D和6D的功能空间均方差最低(均为0.18%)、品质最优;高于6D的功能空间,物种间的差异多被高估;低于5D的功能空间,物种间的差异多被低估;(2)在河流和河段尺度上,5D功能空间的均方差最低、品质最优;(3)物种库的物种数在20~40时,4D功能空间均方差值最低的频数最多;物种数在50~90时,5D功能空间均方差值最低的频数最多;4D~6D功能空间均方差最低的频数最高,占比70%以上。研究表明,新薛河底栖动物性状的5D和6D功能空间品质最优,河段和河流尺度物种差异以及物种库大小未影响多维功能空间的特征和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