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土壤酶对不同海拔、坡向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内分海拔和坡向采集土样,测定分析了尿酶、蛋白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4种主要土壤酶活性和主要养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含量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阳坡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呈现由中间向两端减小的趋势,阴坡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波动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随海拔呈现由中间向两端减小趋势;蛋白酶活性高海拔 > 低海拔,海拔对表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较小,脲酶、蔗糖酶活性随海拔呈现波动。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含量阳坡 > 阴坡;土壤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阴坡 > 阳坡,各土层土壤脲酶活性阳坡 > 阴坡。各养分含量及酶活性表层 > 中下层。土壤酶活性与各肥力因子间相关关系显著,各土壤酶活性间相关性显著。有机质、全氮、全磷是影响蛋白酶活性的主导因子,速效磷和水解氮为次要因子;全磷、速效磷、水解氮为影响脲酶活性的主要因子,有机质、全磷、速效钾为次要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蛋白酶和脲酶活性作为保护区土壤肥力指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对撂荒地闲置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需要了解撂荒后土壤质量的发生发展变化,以昆明市禄劝县则黑乡不同年限撂荒地(0、5、10、15、20年)土壤养分和酶活性为对象,研究2500 m海拔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采用土壤养分评价指数和酶活性指数分析不同年限撂荒地土壤质量情况。结果表明:整体上,土壤养分随年限增加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土壤酶活性呈现逐步上升并随着植被种群的确立而稳定趋势。大部分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可通过施有机肥间接调控土壤其他养分及酶活性的高低;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受撂荒最近一年种植农作物及撂荒后植被种类的影响;并对如何开发利用高海拔区撂荒地资源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