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巨桉人工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巨桉人工林外生菌根(ECM)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为菌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以赣南地区6个不同林龄的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鉴定分析巨桉根系ECM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本研究共得到1 929个OTU,隶属于2门2纲10目22科30属。革菌属(Thelephora)、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棉革菌属(Tomentella)为研究区内优势菌属,总相对丰度超过80%。三大优势菌属在不同林龄林分中分布情况明显不同,相似性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也显示,不同林龄林分ECM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 a和7 a林分ECM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最高,表现为物种丰富度、均匀度较高;3 a和6 a林分ECM真菌物种数量差异大,3 a和9 a林分ECM真菌种类差异大。表明巨桉人工林ECM真菌群落主要由3种丰度较高的优势菌属与多种低丰度菌属共同组成,林龄是影响巨桉人工林ECM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森林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选取华南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森林土壤,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土壤中常见重金属元素镉、铅、铜、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单因子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评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铅含量较高,均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规定的风险筛选值70 mg/kg;镉、铜、镍含量均在风险筛选值以内。从空间分布特征上看,铅含量呈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的趋势,镍、镉含量呈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铜含量呈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总体变化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污染程度评价表明,铅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呈轻污染等级;镉、铜、镍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重金属含量未超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945,综合污染等级达到警戒线。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研究区镉含量呈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铅、铜、镍均呈轻微潜在生态风险程度;4种重金属元素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小于150,属于轻微程度。总的来说,研究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森林土壤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人工林空间结构提供新方法,精准提升人工林森林质量,在雷州半岛选取1~5年生短轮伐期桉树纸浆用材林,分析不同林龄的桉树人工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合大小比数、角尺度、开敞度、竞争指数和材积等5个子目标提出评价指数,并以Monte Carlo法建立林分间伐模型,得出最佳采伐方案,从而能精确定位采伐木。结果表明:1)桉树人工林各林龄中Normal分布拟合直径分布的效果最佳,Weibull和Logistic分布次之;2)1~5年生的桉树人工林大小比数均接近0.5,林木大小差异不明显,林分角尺度均<0.475,林木呈均匀分布;3)林木总体承受的竞争压力较小,其中1年生林木生长空间充足,2年生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3~5年生林木生长空间表现为不足或严重不足;4)以3和5年生桉树人工林样地为例,通过林分间伐模型确定最佳采伐方案,采伐木株数小于总株数的25%,伐后各项结构参数都得到了优化,增强了林分空间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农田土壤速效钾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婧  陈怡平  江瑶  毋俊华  王洪 《水土保持学报》2021,35(5):296-302,311
分析陕西省农田土壤速效钾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实现陕西省农田土壤养分分区管理、作物优化施肥和指导陕西省农业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于2016—2017年采集陕西省农田土壤样品705份,测定速效钾含量,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分区施肥建议。结果表明:陕西省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范围为55~301 mg/kg,不同地貌区速效钾含量排序为关中平原陕北高原陕南山区,各行政区速效钾含量排序为咸阳市渭南市西安市宝鸡市延安市铜川市安康市汉中市榆林市商洛市;时间上,陕西省各市2017年速效钾含量均值较1980s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涨幅,且关中平原涨幅最大;陕西全省速效钾含量均值为181 mg/kg,整体处于极高水平,关中平原速效钾含量以1级、2级水平为主,陕北高原和陕南山区速效钾含量以2级水平为主;空间上,陕西省速效钾含量整体自北向南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陕北高原速效钾含量自北向南呈递增趋势,延安市西南区域速效钾富集;关中平原咸阳与西安交界处、渭南东北部速效钾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陕南山区速效钾含量北部高于南部,商洛市中部速效钾含量较低。陕西省不同地貌区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时空变化特征差异显著(P0.05),与土壤pH、土壤类型、地形、气候和人为因素有关,建议陕西省各区域结合以上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实施钾肥分区管理,保持土壤钾素盈亏平衡。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分析单箱双室组合箱梁的剪力滞效应,考虑钢混凝土的界面滑移效应和钢腹板的剪切变形,针对顶底板和翼板定义不同的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基于能量变分法推导出单箱双室组合箱梁剪滞效应的控制微分方程及其闭合解。以单箱双室组合箱梁算例为基础,利用该方法分析其剪力滞效应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滑移和剪切变形时,组合箱梁的挠度比初等梁理论解大,且其挠度随界面滑移刚度的增大而减小;组合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滑移量与荷载值近似成正比关系;在相同条件下,钢箱梁底板的剪力滞效应较混凝土顶板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