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稻遥感估产中AVHRR通道1和通道2的大气影响校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OAA/AVHRR通道1和通道2的大气校正可简化为加法因子天空反照率和乘法因子透过率的计算。研究发现,传统的用黑色目标扣除法确定天空反照率值,主观性很强,而且直方图横坐标并非实际的反照率值,而是反照率分组值,因此简单地用直方图并不能真正确定黑色物体的反照率。改进方法首先计算NOAA/AVHRR数据的统计量,采用ENVI的选择感兴趣区功能,将统计计算得出的头几个值作为利用图像定义感兴趣区的阈值,然后在影像中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来确定天空反照率值。用改进的方法对57幅NOAA/AVHRR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简单的直方图法和统计计算结果加上影像判读的结果是有差异的,后者才能找到真正的像元最低点的值。然后再用能见度进行透射率订正,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浙江金华、衢州两市所属的金衢地区,名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其“东白茶”就已闻名全国。该地区名茶主要分布在中低山区,主要有东阳东白、开化龙顶、江山绿牡丹、金华双龙银针、兰溪毛峰、永康方岩中山茶、武义针眉龙井、义乌银针、浦江天堂茶、龙游龙贡茶、常山银毫等。金衢地区每年可采春、夏、秋三季茶,其名茶采制是以头轮春茶为主,其次秋茶。夏茶只制大众茶。本文着重阐述该地区春季气候条件对其春季名茶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水稻产量预报气象业务化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省级水稻产量预报气象业务化系统,它由趋势产量处理、关键因子普查、产量气候评价、预报建模和数据库管理5个模块组成,初步实现了省级水稻产量预报业务流程的自动化、预报产量的定量化、客观化,在业务预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作物温度适宜性评价函数和生产潜力计算模型,并在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水稻的相关参数,分析了气候条件及其变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稻生育期温度适宜性和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条件的变化,使得早稻移栽分蘖期和灌浆成熟期、晚稻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成熟期的温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从温度适宜性评价的平均值变化来看,1981~1997年分别比1951~1980年提高了11.1%,5.2%,13.4% 和13.2%。从生产潜力来看,除了早稻光温生产潜力有明显增加外,早稻光能生产潜力和晚稻的光能、光温生产潜力均呈下降趋势,但是自80年代以来,生产潜力的下降趋势减弱。  相似文献   
5.
根据香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构建香榧种植综合区划评价体系,提出香榧综合区划指标为3个气候因子、2个地形因子和2个土壤因子,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布模型。应用混合插值法完成区划指标的细网格化。应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综合区划评估模型。考虑土地利用现状,屏蔽不宜种植地域,把浙江省香榧种植区域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3个等级。借助GIS技术制作香榧种植精细化的专题区划图,空间精度为100m×100m。综合区划结果可为浙江省香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