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昆明市16种常用道路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秋季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对其固碳释氧效益进行定量比较研究,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种乔灌木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5.47~12.32、3.98~8.96 g/(m~2·d),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22.11~174.03、16.09~126.63 g/(m~2·d);单株植物秋季固碳量为2.82~233.02 kg,释氧量为1.88~169.55 kg;广玉兰、香樟和滇朴的秋季固碳释氧能力依次居于前3位。乔木和灌木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各分为3级;乔木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分为2级,灌木则分为3级,其中乔木的固碳释氧效益高于灌木。因此,广玉兰与香樟等为主要道路绿化乔木,搭配小叶女贞、山茶、红花檵木等灌木为辅的道路绿化模式,较适宜昆明市道路绿化。  相似文献   
2.
餐厨废弃物存在含水率高、内部孔隙率低等问题,可以通过添加辅料来改善,适宜的辅料添加量有助于促进生物干化过程有机质降解和腐殖质形成,以提高生物干化效率。锯末作为一种富含碳源且低成本的辅料之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中,但餐厨废弃物与锯末的配比如何影响微生物群落演替进而提升生物干化效率的过程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在55 L生物干化反应器中,探究餐厨废弃物与锯末湿质量比为5:1(T1)、7:1(T2)和10:1(T3)三种处理对生物干化过程中的关键理化指标(包括温度、含水率、挥发性固体含量、电导率、酸碱度、种子发芽指数、总有机碳、总氮、总磷、总钾和碳氮比等)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T3相比,T2处理高温期持续时间最久,分别延长了50.00%、100.00%,在生物干化结束时含水率最低、有机质降解率最高,水分去除率达37.14%,挥发性固体降解率为15.88%;T2的种子发芽指数比T1、T3处理分别提前3、6 d达到80%以上,且在生物干化结束时,总养分含量升高28.32%,其中总磷含量升高最为显著,升高了121.62%,约为其他处理的1.92和1.90倍,...  相似文献   
3.
选取雄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为研究材料,利用10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引物对来自河南省的6个不同种群总计136份雄黄连木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不同层次揭示其变异规律以及为后期黄连木雌雄鉴定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物种水平上,Shannon信息指数Ⅰ(0.49)和基因多样性指数(0.33)均反映出雄黄连木种群具有中等遗传多样性水平。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雄黄连木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93.35%,种群间的变异占6.65%,二者都说明该地区黄连木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部。6个黄连木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35 3~0.149 5之间,遗传相似性的范围在0.861 1~0.965 3之间,基因流N_m为2.612 6,说明黄连木不同群体间相似程度较高,遗传分化较低,基因交流较充分。  相似文献   
4.
2015年9—11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冬樱花(Cerasus cerasoides)和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等生理指标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相对湿度(RH-R)、大气温度(Tair)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2种植物Pn、Tr、Cond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冬樱花Pn的峰值出现在12:30和14:30,其峰值分别为7.33μmol·m~(-2)·s~(-1)和7.74μmol·m~(-2)·s~(-1);日本晚樱Pn的峰值出现在12:30和15:30,其峰值分别为6.08μmol·m~(-2)·s~(-1)和3.37μmol·m~(-2)·s~(-1);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大气温度与冬樱花Pn均呈显著相关性,与日本晚樱Pn无显著相关性;冬樱花和日本晚樱的Pn与Cond均无显著相关性;冬樱花Pn与Tr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0.936**),与Ci有显著负相关性(r=-0.763*);日本晚樱Pn与Ci呈显著负相关(r=-0.723*)。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不同Pb2+对中华常春藤进行胁迫处理,探讨不同浓度Pb2+胁迫对植株的生长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中华常春藤的栽培推广以及选择铅高富集植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中华常春藤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浓度Pb(CH3COO)2溶液胁迫处理,并测定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低浓度铅胁迫下(50、200μmol/L),中华常春藤株高、节间距及茎、叶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都显著降低,植物体内MDA含量也显著上升,同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CAT、POD活性亦显著增加;而高浓度铅胁迫下(400、800μmol/L),植株株高、节间距显著增加,但生物量无显著变化,植株茎段呈现明显徒长现象。同时,植株体内的氧自由基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SOD活性亦显著增加。【结论】中华常春藤对铅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可通过激活自身的抗氧化系统及增加可溶性蛋白来抵御铅胁迫下活性氧对其的伤害;此外,低浓度的铅胁迫可使其生长受到抑制,而较高浓度的铅胁迫却会刺激该植物的徒长。  相似文献   
6.
7.
以当年生洋常春藤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用CdCl_2溶液对其进行镉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其生长形态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μmol/L和80μmol/L镉胁迫处理下,洋常春藤生长及生物量累积受影响较小,其根系和节间出现不明显的伸长,超氧阴离子、丙二醛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在80μmol/L镉胁迫下,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分别升高5和6倍。在400μmol/L镉胁迫下,其株高、节间长、叶片数以及叶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而超氧阴离子和丙二醛的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72.3%和56.2%;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增加,分别比对照高了约2倍、6倍、2倍和14.7倍,说明此时渗透调节物质的累积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不足以缓解高镉胁迫造成的过氧化伤害。可见,洋常春藤可通过调节部分渗透物质如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以及调控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来抵抗较低浓度的镉胁迫。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