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0篇
  81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无公害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意识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我国悄然兴起。蔬菜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也是中国加入WTO后最有潜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因此,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紫色菜园土壤钾肥减量分期施用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钾肥减量10%~30%分期施用对莴笋产量有提高作用,各处理以K2(钾肥减量10%分期等量追施)效应最好,增产最大(4.2%和4.5%)、施肥利润最高(84923元/hm2和72075元/hm2)。两个试验点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K2处理较常规施肥(CK)处理均显著降低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8.0%和8.7%);而莴笋茎维生素C含量变化规律不一致。钾肥减量分期施用降低两个试验点莴笋叶和茎硝酸盐含量,以K4处理(钾肥减量30%分期等量追施)降低作用最大;从莴笋叶和茎糖组分的均衡性看,以K3处理最好。钾肥减量分期施用对两个试验点莴笋叶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增加作用,改善叶氨基酸品质性状,但降低莴笋茎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品质性状;莴笋氨基酸品质性状以K4处理为最优,其次是K2处理。综合考虑莴笋产量和品质,紫色菜园土壤以K2处理(钾肥减量10%分期等量追施)最优。  相似文献   
3.
沼液与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桃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沼液在不同施肥处理中对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仅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沼液(T2处理)不能提高桃产量,沼液仅与钾肥配施(T3处理)还会降低桃产量,沼液配施磷钾(T4处理)或配施油饼(T5处理)能提高桃产量,且配施油饼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增产幅度最大。T4和T5处理均能增加桃果实中的Vc含量。各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桃果实中的还原糖含量均有所降低,以T5处理中还原糖的含量最低,仅为常规处理的48.48%。除T5处理中桃果实的有机酸含量略有增加外(1.77%),其他处理的有机酸含量都有所降低(5.42%~9.22%)。各处理的糖/酸与常规施肥相比均大幅度下降,降幅为21.42%~53.36%。  相似文献   
4.
花椒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受气候、土壤、栽培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影响。花椒优质高产需求的气候因子中以温度、年日照时数、降水量为重要,土壤条件则以土壤结构、肥力、水分、酸碱度影响为大,地形中坡向、坡度、海拔高度的作用为突出,花椒生长发育中果实膨大生长期和着色成熟期以密植、施肥、修剪、防冻、采摘等管理措施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N、K肥料配比对酸性和碱性土壤上两个莴笋品种(科兴 3 号和双尖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上施用不同N、K配比肥料对双尖莴笋和科兴 3 号的产量影响不同.在酸性土壤上,对照(N15K10)是适宜两种莴笋高产的最佳N、K肥配比处理.在碱性土壤上种植双尖莴笋时,可以考虑在对照基础上适当地降低N肥用量.在碱性土壤上两种莴笋的产量均高于酸性土壤.减N和增K处理有利于降低莴笋的硝酸盐含量.在酸性土壤上莴笋中的硝酸盐含量高于碱性土壤.莴笋采收后期茎的硝酸盐含量高于叶片.不同施肥处理对两种土壤上科兴3号和双尖莴笋营养品质的作用不一致.在酸性土壤上增施K肥或提高N肥的用量对莴笋营养品质的改善更有效果.莴笋的Vc含量以叶片>茎,且酸性土壤>碱性土壤.除双尖莴笋在增K处理(N15K15、N20K15)中茎的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酸性土<碱性土以外,其他处理莴笋茎叶中的可溶性糖均为酸性土>碱性土.不同处理莴笋的氨基酸含量均表现为茎>叶.  相似文献   
6.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比较了低锌营养下芥菜、白菜、甘蓝型3个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幼苗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对锌的吸收、利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3个油菜品种由于基因型不同,在耐低锌营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低锌时(10-6mol/L Zn2+),幼苗植株地上部干重以芥菜型>甘蓝型>白菜型,地上部干重分别较无锌对照处理增加17.8%(芥菜型)、9.9%(白菜型)、3.3%(甘蓝型)。芥菜型叶CAT、POD、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也明显高于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锌积累量及锌利用率也以芥菜型远远大于其它2个品种,锌素利用效率分别为12.3%(芥菜型),8.0%(白菜型),4.9% (甘蓝型)。苗期油菜叶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可以作为筛选耐低锌营养油菜基因型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郊农业生态环境的工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农业生产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在调查研究北京市郊农业生产和农业废弃物基本情况基础上,针对主要农业废弃物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与危害,分析研究了将其进行处理、利用的各种可操作性工程对策,以期不断改善京郊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液培条件下养分组成对叶菜硝酸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液培试验研究了养分组成对生菜和莴笋2种叶菜生长、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氮肥用量相等时,增施肥和钼肥,降低营养液NO3^-N与NH4^-N比例及增施氮、钾肥、均降低了2种叶菜的硝酸盐含量;(2)生菜以增施磷肥和钼肥,NO3^--N:NH4^ -N=8:2处理时,使生菜硝酸盐含量减少19.7%,同时获得较高产量及营养品质;莴笋在营养液配方以增施磷肥和钼肥,NO3^--N:NH4^ -N=6:4(柠檬酸叶面喷施)处理最佳、使茎、叶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39.5%、17.0%,改善了营养品质,提高了产量;(3)改变氮肥形态比,产施磷、钼肥,同时增加氮、钾用量,莴笋产量增加36.8%,茎、叶硝酸盐含量降低8.5%,9.8%,营养品质改善,而生菜产量降低16.3%,且对营养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9.
不同有机肥料对基质培叶菜的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基质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种类对叶类蔬菜(芹菜和生菜)硝酸盐和营养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基质栽培施用无机肥的基础上,6种有机肥料降低芹菜根重和株高,除施用猪粪(PM)使芹菜显著增产(21.1%)、泥炭(PP)极显著减产(32.4%)外,其余有机肥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施用有机肥使生菜增产55.5%~132.7%(达极显著),其增产序列依次为稻草(RS)>鸡粪(CM)>泥炭(PP)>玉米秆(MS)>菜籽饼(RM)>猪粪(PM)。2种叶菜的硝酸盐以芹菜成倍高于生菜,在无机肥基础上施用有机肥料对芹菜硝酸盐的影响不明显,但却大幅度(39.6%~70.8%)提高生菜硝酸盐含量,降低其卫生品质。有机肥各处理对两种叶菜Vc、可溶性糖、氨基酸等营养品质的效应差异大,对芹菜以提高作用为主,而对生菜则主要表现为降低。6种有机肥中,以猪粪和菜籽饼对芹菜,猪粪和鸡粪对生菜的产量和品质效应良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及化学分析,对酸性菜园土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酸性菜园土对P,Mn,Cu,Zn吸附曲线呈直线关系,对K的吸附量较大,酸性较强的两种土壤对S的吸附程度在低浓度范围内较大,高浓度范围内较小;对Mn的吸附与S相反。pH较高的两种土壤对S,Mn的吸附有着相关的情况。N是几种土壤的首要养分限制因子,K则可能成为其潜在的养分限制因子,Mn可能成为酸性较小的两种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几种土壤分别对P,Cu,Fe,B,Mo有不同程度的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