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建立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可以为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提供信息来源与最佳方案,而数据库的设计是建立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最关键部分。以乾县试区为例,应用Visual FoxPro与ARC/INFO建立基于Windows平台的黄土高原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建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研究 --以乾县试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可以为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提供信息来源与最佳方案,而数据库的设计是建立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最关键部分。以乾县试区为例,应用Visual FoxPro与ARC/INFO建立基于Windows平台的黄土高原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建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引进的15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筛选、培育适于石屏县乃至云南省栽培且能在窗口期上市的辣椒品种,同时筛选5种辣椒常见病害的最佳防治方法。通过对引进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等进行调查,同时对5种辣椒常见病害(辣椒褐斑病、辣椒病毒病、辣椒白粉病、辣椒疫病和辣椒根腐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15个引种品种引种成功,均可在同一时间、同一栽培密度下栽培,并得出规范化栽培模式。结合田间管理难易程度、成本投入、病害发生程度及产量等因素,15个辣椒引种品种推荐种植综合排序为YTH-12>YTH-10>YTH-9>YTH-4>YTH-6>YTH-7>YTH-15>YTH-1>YTH-3>YTH-13>YTH-2>YTH-8>YTH-11>YTH-5>YTH-14。5%亚胺唑WP 600倍液处理、2%香菇多糖水剂1 500倍液+壳聚糖800倍液处理、40%氟硅唑乳油7 000倍液处理、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 250倍液处理及20%二氯异氰尿酸钠悬浮剂300倍液淋根处理分别为辣椒褐斑病、辣椒...  相似文献   
4.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松华坝流域水资源的相对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滇池松华坝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探讨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河道径流和总氮的影响及对水资源变化的相对作用,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两者相对作用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气候是流域内河道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贡献率为63.1%~96.6%。土地利用对河道径流变化的影响整体上偏小,但是差异较大;在降雨减少或不变时土地利用的贡献率为12.2%~36.9%,在降雨增加时贡献率为3.4%~5.2%。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来看,耕地减少和草地增加可增加河道径流量,反之则减少。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都是影响水体总氮变化的主要原因,贡献率分别为68.2%和68.5%,而两者对水体总氮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差异较大。当总氮数量变化较大,或者减少量超过40%时,土地利用的贡献率比较大,而当总氮负荷增加或者减少幅度较小时,气候的贡献率比较大。土地利用类型和总氮变化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耕地面积与总氮变化显著正相关(r=0.814),草地面积与总氮变化显著负相关(r=-0.895),而林地面积与总氮变化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6,自引:6,他引:66  
在野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沙棘、黄刺玫、油松以及草地和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采用新负极差法检验了有机质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半湿润地区恢复植被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且草地>沙棘>黄刺玫>油松;(2)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的提高效益随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小,土壤有机质有一定表聚性,草地和灌木林植被下更为显著;(3)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速效氮均有大幅度增加,土壤速效磷增幅较小;土壤速效钾在草地、黄刺玫植被下有少量增加,沙棘、油松林地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根肿病菌接种浓度与时期对寄主发病的交互作用及根肿病菌侵染后寄主的抗性响应.[方法]通过苗期盆栽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接种根肿病菌浓度(105、106、107、108 cfu/mL)及时期(0、10、20 d)对白菜发病率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与接种根肿病菌浓度呈正相关,108 cfu/mL为最佳侵染浓度,白菜幼苗出现第一片真叶后10 d接种侵染效果最佳.根肿病侵染后,根肿病发病程度与呼吸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正相关,根系活力随病情指数先升高后降低,植株受根肿病侵染后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强,植物生长受抑制;防御酶POD、PAL、PPO与发病率呈负相关,丙二醛含量与发病率呈正相关,植株抵抗病害能力降低.[结论]研究为根肿病的侵染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悬浮泥沙的MODIS影像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遥感监测泥沙原理和MODIS传感器特征的分析,应用不同时间的MODIS影像进行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悬浮泥沙监测。结果表明:(1)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悬浮泥沙含量较高,其中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高于长江口;(2)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水体中的泥沙由再悬浮形成,且冬季泥沙浓度和范围均大于春季;(3)入海径流与海洋动力是影响河口沿岸及近海水域水体悬浮泥沙含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海洋动力的潮流和波浪是主导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的土壤调理剂对低磷红壤改良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调理剂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的数量、pH、全磷、有机质及阳离子交换量,以200%和100%土壤调理剂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化肥和不施磷肥处理;200%土壤调理剂处理的小白菜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重分别为化肥处理的83.3%和81.3%,是不施磷的4.48倍和2.8倍;50%土壤调理剂处理的水溶性糖含量与还原糖分别比不施磷肥增加77.92%和57.94%;50%土壤调理剂处理小白菜地上部磷含量最高0.4%,比不施磷肥提高42.86%,磷素利用率26.7%。说明磷基土壤调理剂可部分替代磷肥,且土壤调理剂用量越高,对低磷红壤的改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多花木蓝的生长对磷矿山土壤环境的改善作用及机理,以同一坡位未生长多花木蓝的土壤为对照,测定了生长年限为1、2、3、4、5 a的多花木蓝根区土壤的性质指标(pH值、电导率、含水量、阳离子交换量)及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结果显示:多花木蓝的生长可稳定土壤pH值和电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云南省澜沧县适宜樱桃番茄栽培且产业基础较好,为筛选出适宜该地栽培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樱桃番茄品种,明确所引进 28 份樱桃番茄品种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和各性状之间的特征规律。【方法】采用目测直观法等 , 对 28 份樱桃番茄品种资源的 8 个质量及 15 个数量相关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28 份樱桃番茄的主要质量性状如熟性、抗病性、整齐度及成熟果实耐裂性存在较大差异,筛选出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共计 15 份(YTH-FQ-04、YTH-FQ-06、YTH-FQ-07、YTH-FQ-09、YTH-FQ-11、YTH-FQ-12、YTH-FQ-14、YTH-FQ-15、YTH-FQ-18、YTH-FQ-19、YTH-FQ-20、YTH-FQ-21、YTH-FQ-22、YTH-FQ-23 和 YTH-FQ-24)。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依次为:果肉厚度 > 心室数 > 首花序节位 > 第 2 花序节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果实横径、果柄长度、首花序节位、第 3 花序节位 > 果实纵径 > 株高 > 单果重 > 茎粗 > 平均单花序坐果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8 份材料的果实横径与果肉厚度、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实横径、单果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单花序坐果数、果实横径、果柄长度、心室数及果实纵径相关为樱桃番茄主要评价因子,累积贡献率为 77.46%。聚类分析将 28 份供试樱桃番茄品种资源于欧式距离 3.0 处被划分为 4 个类群,第 1 类群为大果型樱桃番茄,单果质量最大,果皮厚、单花序坐果少;第 2 类群为中果型樱桃番茄,单果质量较大;第 3 大类群为小果型樱桃番茄,单果质量最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第 4 类群共 21 份材料,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平均单花序坐果数偏高。【结论】本试验筛选到抗病性强、耐裂性强、整齐度高且口感好的樱桃番茄品种共 7 份,分别为 YTH-FQ-06、YTH-FQ-07、YTH-FQ-09、YTH-FQ-11、YTH-FQ-12、YTH-FQ-18 和 YTH-FQ-24。28 份樱桃番茄品种大部分表型性状在相关性分析与聚类分析中表现出的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