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2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苏州地区水体氮污染状况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告了地处太湖流域中心地带的苏州地区水体氮污染研究结果。对苏州吴县境内主要河流、湖泊和农村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估。根据不同水体 ,不同形态无机氮的浓度及PO3-4 的浓度 ,对河水 ,湖水和井水中氮的来源进行了初步讨论 ,比较了河湖水体氮污染的季节性变化 ,提出了减缓这一地区水体氮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稻田土壤的硝化一反硝化作用可以发生在:(1)土壤表面的氧化层和土表以下的还原层;(2)水稻根际的氧化层和其外的还原层。前者已有很多研究资料,而后者则还缺乏直接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孙国庆  曹亚澄  梁材 《土壤》1985,17(2):101-106
精确地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微量15N,是15N示踪研究法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近年来,在生物学和农业科学中应用稳定同位素15N取得了很大进展,获得了许多有关动、植物体的氮素营养功能和氮素在土壤中平衡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了氮素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磷酸法分析土壤中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对分析方法和制样装置作了叙述,比较了经不同预处理土壤的碳、氧同位素值,指出土壤有机碳的存在不影响碳酸盐同位素组成的精密测定,有氧灼烧预处理土壤样品对分析结果有明显影响,使δ~13C和δ~18O值降低。测定多种标准样品表明,此方法准确、可靠,重复制样测定的标准偏差在0.1‰以内。  相似文献   
6.
用单路三束质谱法测定生物样品的~(15)N丰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Fin nigan M A T 251 质谱计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使其能用单路三束法测定生物样品的15 N 丰度。就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所用样品氮量及记忆效应问题做了试验,证实该测定方法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特定培养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应用δ~(13)C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固有及新形成有机质的分解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固有及新形成的有机质都逐渐分解,但前者的分解速度较慢。第360 d时,玉米秸秆和土壤固有有机质的残留率分别为30.0%和92.2%;720 d时分别为25.3%和78.8%。培养初期,富里酸的形成速度大于胡敏酸,而后富里酸转化为胡敏酸或相互转化;与新形成有机质相比,固有有机质中胡敏酸、富里酸的转化速度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8.
冬季豆科固氮植物固氮量的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15N自然丰度法,以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我国华中红壤丘陵地区蚕豆、紫云英等6种冬季绿肥作物的固氮量和固氮能力,并选用扁穗雀麦、燕麦等作为参比植物。试验结果将对该地区三熟制耕作体系中,如何选择具有经济效益的豆科绿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用δ13C方法研究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质数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14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 ,应用δ1 3C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分解期间 ,土壤中胡敏酸 (HA)和富里酸 (FA)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培养期间 ,新加入的玉米秸秆以及原土有机C都减少 ,但后者分解速度较慢。培养初期 ,FA的形成速度大于HA ;随培养时间延长 ,FA转化为HA或相互转化。原土有机质中 ,HA、FA也发生了相互转化 ,但与新形成的HA、FA相比转化速度较慢。用δ1 3 C方法研究短期培养 (几个月~几年 )条件下新加入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分解动力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河塘淤泥是苏南普遍利用的自然肥源。各地农民对河塘泥的利用方式很多,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在生产实践中也存在着利用不当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