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巴经济走廊地区气象水文灾害事件频繁发生,气象水文灾害风险评估对该地区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研究基于中巴经济走廊1961—2015年气象水文数据(最高、最低气温、降水)、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地形数据(高程、坡度)等计算了暴雨、高温、低温、干旱、洪水五大灾种致灾因子危险性,结合人口密度、人口结构、耕地面积占比、农作物种植面积、道路密度以及GDP等承灾体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指标权重,利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开展中巴经济走廊气象水文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并划分不同等级的风险区。研究表明:1)多灾种高危险性地区主要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Sindh)和旁遮普省(Punjab),约占中巴经济走廊总面积的9%。2)承灾体综合脆弱性计算结果表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Balochistan)、信德省(Sindh)、旁遮普省(Punjab)以及开伯尔-普什省(Khyber Pakhtunkhwa)脆弱性等级相对较高,而中国喀什地区脆弱性等级相对较低。3)中巴经济走廊综合风险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高风险地区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信德省、旁遮普省、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的部分地区以及俾路支省的西部地区。中巴经济走廊低、中低、中、高风险等级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14.09%、17.27%、37.70%、30.94%。在区县尺度上巴基斯坦伊斯兰堡(Islamabad)和拉合尔(Lahore)的综合风险等级最高,而中国乌恰县和巴基斯坦的加拉特县(Ziarat)的综合风险最低。评估结果可为中巴经济走廊气象水文灾害监测与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方泽华  陶辉 《农业工程学报》2023,39(23):133-141
干旱是新疆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危险性评估对该地区防旱抗旱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基于新疆106个气象站1961—2019年逐日观测数据计算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根据游程理论识别干旱过程,采用Gumbel-Copula函数建立干旱历时和烈度的联合分布并计算干旱重现期;选取干旱频次、历时和烈度作为危险性评估因子,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计算权重并得到新疆干旱灾害危险性结果。结果表明:1961—2019年间新疆共出现了47次干旱过程,其中短历时、低烈度(干旱烈度≤50且干旱历时≤60d)干旱过程多发,长历时、高烈度(干旱烈度≥200且干旱历时≥180d)重现期较长。长历时和高烈度倾向于同时发生,但随着干旱历时和烈度的增加,长历时和高烈度干旱过程发生概率较低。新疆地区干旱灾害危险性空间分布上呈现“中间低,南北高”的特点,天山山脉地区干旱重现期长于其他地区,危险性低,天山北坡的干旱过程发生频率低、持续时间短、强度小,危险性较低;南疆大部分地区的干旱过程发生频率较低,但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危险性较高。而北疆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高,但持续时间不长,强度不高,但塔城地区西北部和阿勒泰地区危险性较高。因此南北地区对干旱灾害应对应有所不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新疆各地区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各地应结合实际,统筹提高水资源高效配置合理利用水平,合理开发水资源,降低干旱灾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