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对林业用地进行合理区划,划分为生态林和商品林经营区两大类,是林业经营思想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更是当前遂昌县林业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通过对遂昌县近几年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情况调查,分析当前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对库尔勒香梨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对20年树龄库尔勒香梨设置不同氮、磷、钾的施肥处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香梨中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果实中元素Ca、Mg、Fe、Na的含量相对较高,Zn、Cu、Mn的含量相对较低。与不施肥的处理相比,施肥能明显提高香梨Ca、Mg、Fe、Zn、Cu、Mn、Na的含量。香梨中Ca含量的施肥效应P>N>K,Mg、Fe、Zn、Cu含量的施肥效应N>K>P,Mn含量的施肥效应K>N>P,Na含量的施肥效应N>P>K。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社会的进步,绿色环保已成为人们建筑设计的主题,就建筑设计而言,渗透绿色环保理念不仅可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也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本文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必要性,并对公共建筑设计中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提出一系列优化路径,希望对公共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杉木林下蓝莓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蓝莓苗木培育成本和提高土地利用率,选择杉木大径材基地,开展林下当年生半木质化蓝莓枝条扦插繁育试验,研究分析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蓝莓扦插生根效果,结果显示:3个月后插穗平均生根率和生根质量Q值分别达到64.91%和35.65,与普通大棚育苗的63.38%和35.62相比,分别增加了1.53%和0.71,而生产成本降低了136.45元/m^2;与普通大棚育苗比较,郁闭度为0.5的插穗生根质量Q值平均增加了7.68,郁闭度为0.6的生根质量Q值平均增加了6.09,郁闭度为0.4的生根质量Q值平均减少了4.99,郁闭度为0.7的生根质量Q值平均减少了5.96。由此可见,在郁闭度为0.5和0.6的高海拔杉木林下扦插繁殖蓝莓苗,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还能达到在普通大棚中育苗的相同效果。该技术值得在蓝莓扦插繁殖技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遂昌县的森林资源和产业现状,及森林案件发生的原因和特征,详细地探讨了遂昌县森林案件管理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 zucc.种子育苗存在种子处理困难的问题,进行野山楂种根繁殖苗木研究,开展种根平埋、斜埋、直埋对出苗率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处理野山楂出苗效果,结果显示:采用3~5 cm长的种根平埋的繁殖方式, 2年的平均出苗率可达到83.82%,3种处理之间2年平均的出苗率,平埋法为83.82%,斜埋为67.91%,直埋只有25.16%,经多重比较分析,这3种不同处理的种根出苗率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采用种根繁殖的方式培育野山楂苗木,不仅解决了处理种子的麻烦问题,而且还可将野山楂树改良栽培时修剪整理剩下的断根加以利用;在3种处理中,平埋的方式出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林业的核心内涵就是森林资源的合理经营与科学管理.通过分析遂昌县200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针对遂昌县森林资源的现状、管理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用水这一现实,浙江省天台县采用疏堵结合、种养结合、奖惩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力控农业面源污染,助力“五水共治”。目前,该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9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76%,化肥、农药销售和使用量明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业生态进一步改善,“五水共治”成效初显。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