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棘豆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光棘豆种子无菌苗的胚轴和子叶诱导的愈伤组织建立起细胞悬浮系。由悬浮系分离出单细胞。单细胞在含有1~2mg/L 2,4—D的2/3MS培养基中采用振荡和静止两种方法培养。结果表明。振荡培养愈伤组织再生频率较高,所需时间较短。单细胞再生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分化出芽。幼苗转入含有IBA和IAA的1/2MS培养基中生根,成为完整的再生植株。在分化培养基中,只有瘤状愈伤组织能够分化出芽。并且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或KT)或6—BA与ZT结合使用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冰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分离及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DS-PAGE分析,在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中都检测到2个表达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但不同倍性的材料之间,以及相同倍性材料的不同种子之间的HMW-GS组成均有所不同。利用PCR技术对冰草的HMW-GS基因进行克隆,结果从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冰草中分别克隆了3个、1个和3个y型HMW-GS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只有来自六倍体冰草中的Bsy2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有487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53 kD的HMW-GS,大小相当于SDS-PAGE图谱中的大亚基。而其余6个基因均在中间重复区发生了无义突变。本文对冰草HMW-GS基因的结构特点和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降低小麦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减缓面粉制品的褐化,是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低PPO育种,本研究对检测PPO活性的原苯酚染色法进行了优化,更好地发挥了其鉴别力强、结果稳定、对种子活力伤害小等优点,便于育种者使用。苯酚染色和分子标记结果对比发现,染色结果可以很好地反映亲本(或高代)材料中PPO的基因型,特别在低PPO材料中吻合更好。对大量亲本和世代材料的籽粒染色发现,PPO不仅存在于种皮中,其活性还是由种皮基因型决定的,后代PPO性状表现出母性遗传和加性效应的特点,控制高PPO特性的两个主效基因之间具有明显的代偿作用。PPO性状遗传相对简单,纯合较快,F2以后籽粒的染色程度以单株为单位发生分离。尽管染色是针对种皮基因型的,但PPO基因的这些遗传特点和小麦的自交特性,使染色结果同样可以预测后代单株的分离前途。这一优化的籽粒染色法在低PPO育种中的有效性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伪鹅观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克隆的方法,从二倍体伪鹅观草St基因组中克隆到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Glu-1St1的启动子,该序列全长959bp,序列比对及结构分析表明,它与麦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的一致性很高,达到82%,包含有典型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它与大麦的D-hordein基因启动子的进化关系比较近,属于典型的x型亚基基因的启动子。  相似文献   
5.
对TMV抗性不同番茄品种和变种的同工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应用连续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法,在普通番茄 Lycopersiconesculentum 中,对烟草花叶病毒(TMV)五个抗性不同的栽培品种和三个半栽培型变种,在被 TMV 感染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谷氨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酶谱分析和过氧化物酶总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对 TMV 的感染反应十分强烈,抗性和非抗性材料都有显著的活性增加,增加的幅度与材料本身对 TMV 抗性程度有密切关系,即含有抗 TMV 基因的品种和半栽培型变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的幅度,明显低于敏感型品种。由此推断,过氧化物酶有可能成为衡量番茄品种,对 TMV 抗性的一个定量化指标,在筛选抗病品种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6.
草木樨状黄芪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草木樨状黄芪茎段愈伤组织,单细胞采取振荡悬浮和静止浅层培养的结果表明,振荡培养优于静止浅层培养。振荡培养条件下单细胞2-3天进行第一次分裂,10天左右形成小细胞团,进而发育为胚状体或愈组织。30天左右小愈伤组织直径达1-2mm,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再生频率为88块/ml(0.2%),是静止培养的3.8倍。经继续振荡培养,小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即可分化或萌发出大量幼苗。小愈伤组织经固体培养基增殖培养后,转  相似文献   
7.
8.
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科农19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农199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石4185为母本,以科农9204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以河北省为例, 阐述了目前我国北方节水的关键。认为节水的关键在农业, 而农业节水的重点在小麦。提出在发展工程节水的同时, 注重发展生物节水和农艺节水, 以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小麦品种为先导, 与配套的节水栽培技术相结合, 实现小麦生产的节水, 这对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石麦15”和“石家庄8号”节水栽培实践论述了培育节水品种的可行性以及推广节水品种在农业节水中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小麦-黑麦1RS/1BL新易位系的创制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小偃6号与黑麦(Secale cereale L.)品种德国白粒杂交,选育出一批带有黑麦抗病性状的小偃6号类型种质材料。应用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sequent C-banding-GISH)技术对上述材料进行染色体组成分析,筛选出2个小麦-黑麦1RS/1BL纯合易位系BC152-1-1和BC01-89-1。其中,BC152-1-1(2n=42)除含有1对1RS/1BL易位染色体外,未见其他染色体变异;BC01-89-1(2n=43)除含有1对1RS/1BL纯合易位染色体外,还附加1条两端缺失的3R染色体。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BC152-1-1和BC01-89-1不仅含有来自小偃6号的14+15优质亚基,而且其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SDS沉降值等品质性状都得到显著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