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园林绿化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要着眼于完工后的景观效果,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只有我们从宏观上加强对绿化工程施工的调控,微观上加强施工管理,才能保证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创造出既符合生态,又注重景观,同时体现对人的关怀的高质量、高品位的优质工程。  相似文献   
2.
西南岩溶区水土流失过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岩溶作用导致的双层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使岩溶区的水循坏过程(含水的流失)和土壤侵蚀过程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且受到岩溶地质条件的影响。基于岩溶环境空间分异大的特点,在分析水循环、土壤侵蚀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尺度区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分别提出坡地、洼地(谷地)及流域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存有全球同纬度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生森林。研究证实,其森林水文效应较为明显。通过对该区岩溶水实时动态监测及氘氧同位素化学分析,认为该区喀斯特森林水文效应主要的表现方式是雨季的激发降水及旱季生态需水消耗。2010年位于原生森林区板寨站实测降水量高达1 710.0mm,而位于森林外围区的尧排站实测降水量仅为1 066.5mm。森林激发降水主要来自其对表层带岩溶水的蒸发蒸腾而产生的水汽。森林水文效应使该区表层带岩溶水的循环周期季节变化非常明显,丰水季节超过了3个月,而枯水季节则约为2个月,说明该区表层带岩溶水受森林生长周期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乌兰察布市林业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选取了平均海拔、年均降水、平均温度、农民人均收入、森林覆盖率、天然林面积比重、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7个指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该区进行聚类区划,区划出5个区域,分别是:Ⅰ阴山山地南麓东段经济用材林区,Ⅱ阴山南麓黄土丘陵防护林区,Ⅲ乌兰布市阴山北麓防护特用林区,Ⅳ乌兰察布市前山丘陵用材林区,Ⅴ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特用林区。各区域间自然条件等差异较大,而区内基本相同。针对各区特点提出了林业发展布局、目标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气候因子对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影响,为以后的樟子松人工造林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凉城县蛮汉山林场樟子松人工林进行调查,利用蛮汉山林场樟子松6块标准地调查的解析木数据,结合凉城县气象站多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蛮汉山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气候因子顺序是:年平均风速(x6)〉年平均湿度(x5)〉年降雨量(x4〉年极低温度(x3)〉无霜期(x7)〉年平均气温(x1)〉年极高温度(x2);年平均风速(x6)和年平均湿度(x5)是影响蛮汉山地区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两个主导气候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得知水分是影响该地区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关键因素;最后建立了樟子松树高连年生长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数学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组建了自然变温条件下保护地瓜蚜实验种群平均生殖力表。在日平均温度22.22℃(18.42℃~25.38℃)条件下,瓜蚜种群世代周期(T)为13.378d,净出生率(R0)为15.075,周限增长率(γ)为1.225,瞬时增长率(r)为0.203,种群加倍时间(t)为3.14d。在15℃~30℃条件下,瓜蚜完成一代需11.20d~4.86d,发育起点温度为120.23日度。  相似文献   
7.
准格尔旗退耕还林工程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从提出到试点、全面实施再到成果巩固阶段,已经10余年时间,本文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例,进行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所面临的问题,并就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板寨地下河流域内岩溶泉、地表水体和地下河水各测站的水化学资料的分析,讨论了流域内各点的水化学类型、空间分布及成因。由于森林植被覆盖,计算得岩溶泉水的PCO2很高,实测得拉桥泉域内土层20cm深处CO2浓度高,达38000ppm,是退耕田地中土壤CO2浓度的30倍;森林中地表覆被形成林中滞留水含水层,它与岩溶含水岩层组形成多层水文地质含水空间结构,增加了调蓄量,延缓了水的释放,这极大改善了区内因降雨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干旱面貌。虽然茂兰处在原始森林区,但是土壤较少,根据实验结果,森林区岩溶作用强度并不比非森林岩溶区强。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有少量村民居住,农业活动,如施肥和生活污水排放等,造成了地下水污染。岩溶表层带泉,受地表环境、降雨量影响大,水化学动态变化较大。地下河水的水化学变化特征明显受降雨的稀释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内蒙古西部地区番茄病株上分离到病原细菌,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学鉴定,确定4个供试菌株为ClavibactermichiganenseSubsp.michiganense(Smith)Davisetal.并测得其最适生长温度25~29℃,最高生长温度39℃,致死温度51℃,生长pH范围5.0~8.5,最适生长pH值6.0~6.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