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泥浆对黏性碎屑流坡面运动形态、横向宽度、纵向运动距离及运动速度影响,为此类灾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制作黏性碎屑流实验模型,将不同含水率成都黏土泥浆与粗颗粒混合,制备黏性碎屑流试样,开展系列黏性碎屑流物理模型试验。[结果]随泥浆密度增大,粗颗粒间粘连作用增强,其运动形态由无黏碎屑流向黏性碎屑流再到整体块状运动形态转变;坡面横向宽度、纵向运移距离和速度随泥浆密度增加而减小;不同密度泥浆组成黏性碎屑流运动过程具有分类现象:密度低于1.413g/cm3时,速度随时间增长快,变化梯度较稳定;密度大于1.413g/cm3时,运动速度变化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前期速度随时间增长慢,变化梯度较小;后期速度随时间增长快,且较前阶段变化梯度有所增大,各高密度泥浆情况趋于一致。[结论]泥浆影响黏性碎屑流运移形态和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