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辽宁省第四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成果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8,他引:6  
辽宁省应用台湾"福卫二号"卫星8 m分辨率原始影像数据,采取人机交互判读的数字化作业方式,对全省进行第四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土壤侵蚀面积和土壤流失量均呈下降趋势。但也应该看到全省水土流失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近30%的土地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极强度以上级别的侵蚀面积还呈增加态势,有效治理面积与破坏面积之比为1∶0.42。因此对全省土壤侵蚀状况必须有一个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2.
利用DEM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坡度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晓乐  张清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145-146,149
以DEM数字高程图为本底资料进行坡度图的计算,精确度高,方法简单,省时省力,针对全省面积的大范围坡度图制作由于涉及到不同地形,不能只建立一套标准。分别针对山地、平原、丘陵3种地形进行坡度计算,像元值分别采用25 m,50 m,100 m,150 m,200 m,5个分级,得出同地形在不同像元大小情况下,像元越小,差异越小;同像元大小在不同坡度级别情况下,坡度越大,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于2006年开始进行全省第四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和全省水利工程环境遥感普查,卫星影像采用台湾福卫二号卫星原始数据,经过一系列的计算机处理,对卫星图像进行加工、改造,提高图像的判读解译效果,同时与已有的矢量数据更好地衔接,影像纠正包括几何精纠正、正射纠正、彩色融合、镶嵌拼接、信息增强、坐标转换等几个步骤,最终生成了符合解译要求的遥感影像。  相似文献   
4.
鸭绿江流域水土流失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S集成技术,对鸭绿江水系河流状况及其水土流失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分别按照侵蚀类型、侵蚀强度及地类分布3个方面对鸭绿江水系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研究评价,对今后鸭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监测工作提出了建立长系列时间及空间模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太子河流域(本溪段)多年水文观测资料,对该流域的降水、蒸发、径流、暴雨、洪水、泥沙、水质等水文特性进行了分析说明,从而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洪减灾以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等提供基本的水文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辽宁省风沙区内生态环境、扭转水土流失严重局面、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推进风沙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展辽宁省风沙区水土保持规划研究。该规划以民生改善、农民收入增加、良好生态环境维系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同时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进科技为动力,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科学配置,开展综合治理,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同时,采取同步监督机制,边治边管,确保治理成果全面发挥效益,努力争取把风沙区各小流域建成农、林、牧业产销基地,促使风沙区广大农民致富。在措施布局上,采取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等多重措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编制观音阁水库上游水土保持规划是为了保证水库的良好运行和水库上游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用水安全和水库安全。调查水库上游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和水土保持方面概况,分析流域内水土流失成因,诊断流域内对生态环境有威胁的各种因素。采取GIS等手段获取流域内土地利用分布情况,从而对流域进行分区。共划分成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保护区3个区域,针对不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的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按照规划要求治理完成后,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0%以上,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80%以上,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并得到良好的管理;流域泥沙减少70%以上。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辽宁省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不同土地类别土壤侵蚀差异很大.定量研究辽宁省不同区域、不同地类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如何进行水土保持,防止土壤侵蚀,为辽宁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具有深远意义.以前人研究手段为基础,以辽宁省第4次土壤侵蚀遥感成果为依据,对辽宁省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辽宁省各地类土壤侵蚀以水蚀为主,林地最为严重,耕地次之;风蚀以草地最为严重,同时风蚀对耕地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有针对性的对沈阳市河流分布及其流域内的土壤侵蚀环境进行评价研究,是评价经济、社会和环境是否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国土整治的基础。根据辽宁省河流遥感普查结果,对沈阳市的河流分布及其主要河流流域内的土壤侵蚀环境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河流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较好,裸地和低覆盖土地较少,耕地和林地基本上都占流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沈阳市河流流域内的土壤侵蚀率低于全省平均值;土壤侵蚀以轻度侵蚀为主,只有极少量的强度以上侵蚀。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开发与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基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和审查水土保持方案、组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和监督生产建设项目是否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实施等工作流程,利用Java语言编程,选用Oracle数据库结构,开发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信息的录入、查询、统计、备案、输出、法律文书到期提醒等功能,不仅满足了水土保持监督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