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CO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林碳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东寨港优势树种秋茄、桐花树为实验室研究对象,采用开顶箱法,模拟CO2摩尔分数为350μmol/mol和700μmol/mol环境条件,研究秋茄、桐花树的碳储量变化,构建碳储量方程,并结合实地秋茄、桐花树勘测数据,预测在CO2摩尔分数倍增环境条件下秋茄、桐花树群落的碳储量。[结果]在短期试验中,随着CO2摩尔分数的升高,秋茄、桐花树生物量、碳储量增加,在CO2摩尔分数倍增条件下,秋茄、桐花树碳储量分别为290.85、211.80 g/m2,秋茄碳储量表现为根>茎>叶,桐花树碳储量表现为叶>根>茎。采用标准株和数量化模型结合的方法构建碳储量方程,其拟合度较优。将实测秋茄、桐花树树高、胸径分别代入构建的碳储量方程,估算出CO2摩尔分数为700μmol/mol环境条件下秋茄、桐花树群落碳储量分别为96.61、63.22 t/hm2...  相似文献   
2.
竹结构民宅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材作为结构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量的化工材料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以达到要求的物理、化学性质,这使得竹结构的环保性能大受质疑。以南京林业大学竹结构民宅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其整体环境性能进行评估,并核算出单一的环境总负荷指标,以期为乡镇民宅结构材料的比选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资源采掘、运输、生产和建造阶段对环境总负荷的贡献率分别为30.82%、3.43%、52.17%和13.57%。竹结构部分占整栋民宅环境负荷的43.93%,其中主要化工材料酚醛树脂(PF)胶对总负荷的贡献率仅为14.59%,而所使用的钢材对总负荷的贡献率是PF胶的3.21倍。可见,竹结构民宅的主要环境负荷来自传统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3.
用色谱技术,测定和分析中纤板生产线纤维干燥排气中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醛酮的化学组分及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纤维干燥排气中TVOC的质量浓度为0.1455 mg/m3,主要组分有烷烃、苯系物、酯醚类等;醛酮质量浓度为5.0917 mg/m3.各组分的质量浓度均低于DB 11/501-200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静态试验,对凹凸棒石吸附去除水中Cu2+的特性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焙烧和酸化处理对Cu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石对水中Cu2+吸附过程可以用班厄姆公式进行拟合。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可以较好地描述Cu2+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当焙烧温度在100~400℃之间,焙烧处理对凹凸棒石吸附去除Cu2+的影响不明显,当焙烧温度在500~600℃时,凹凸棒石对Cu2+的吸附去除率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凹凸棒石内部结构发生折叠收缩,导致孔道逐步塌陷。凹凸棒石对Cu2+的吸附去除率随着酸化浓度的增加先减小而后增大,在HC l浓度为1mol.l-1时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走上专业技术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的重要教学环节。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生产实习要紧密结合行业特色、做好生产实习的准备工作、加强生产实习过程中的阶段性总结和加强对生产实习的成绩考核工作等措施,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提升相关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环境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探知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湿地碳、氮物质循环的影响,系统了解CO_2摩尔分数倍增环境下该生态系统中C、N转化过程及机理,采用开顶箱法,分别研究了350、700μmol·mol~(-1)CO_2下典型红树植物,即秋茄湿地模拟系统中C、N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O_2摩尔分数倍增引起了水体总碳(TC)、总有机碳(TOC)质量浓度及土壤中总碳(TC)、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的不显著增加,系统中总碳质量增加了2.8%;水体中总氮(TN)、硝态氮(NO_3~--N)、氨氮(NH_4~+-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增加了13.1%、17.7%、8.6%,土壤中TN质量分数下降了8%,系统中总氮质量降低了8.7%。总体上,CO_2摩尔分数倍增,引起湿地系统中碳质量的增加,氮质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Fenton氧化联用处理印染废水,并将超声-Fenton氧化联用与两种方法单独作用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考察了初始pH、Fe2+、H2O2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ODCr浓度为1 000mg/L的印染废水,超声-Fenton氧化联合处理在pH为4,Fe2+投加量为0.02mol/L,H2O2投加量为0.18mol/L,反应时间6min,CODCr的去除率达到最高61.05%。  相似文献   
8.
钟志君  周培国  赵永富  汪敏 《核农学报》2019,33(9):1749-1754
为提高玉米淀粉的使用性能,采用60Co-γ射线在氧气、空气和氮气条件下对玉米淀粉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剂量分别为1、3、5、7、10 kGy,测定玉米淀粉的粘度、羧基含量,并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和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玉米淀粉粘度逐渐下降,而羧基含量逐渐升高,其中,辐照剂量为1~5 kGy时,粘度下降较快,最大达到70%以上;辐照剂量为5~10 kGy时,粘度降低减缓。不同气氛条件辐照对玉米淀粉粘度的降低速度和羧基含量的增加速度有明显影响,且其影响程度按照氮气、空气和氧气次序逐渐增强,辐照为5 kGy时,与充氮辐照组相比,充氧辐照组玉米淀粉粘度值降低12.0%,而羧基含量相对增加比率达到107.7%;与原淀粉相比,在3种气氛条件下经5、10 kGy剂量辐照处理后,玉米淀粉分子结构和表面颗粒形貌皆无可见变化,但表征淀粉有序结构的FTIR量化指标1 047 cm-1/1 022 cm-1比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辐照引起淀粉分子结构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无定型区域,而氧气对此有促进作用,氧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该区域内淀粉大分子的辐射裂解与氧化。通过调节辐射剂量和气氛条件,可以节约辐照加工成本,制备性能优良的变性淀粉,从而促进辐照技术在淀粉改性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区不同覆盖厚度对早园竹出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对竹笋需求量的增加,竹林覆盖栽培技术已经大面积推广。选取立地因子较为一致的10 m×10 m样地3块,研究25、27、29 cm 3种不同稻壳覆盖厚度下地表温度、土壤温度与气温之间的关系及温度变化对早园竹竹笋地径、笋高、产量的影响。3种不同覆盖厚度下土壤温度与地表温度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覆盖厚度27 cm时单根竹笋质量与土壤温度相关性达显著水平。以25 cm覆盖厚度为基准,覆盖厚度27、29 cm试验地竹笋数量分别增长了6.16%、6.26%,竹笋平均笋高分别增长了0.41%、4.57%,竹笋总质量分别增长了2.64%、0.18%。竹笋笋径、竹笋高度与土壤温度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气温对土壤温度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地表温度对土壤温度起主导作用,土壤温度对竹笋笋径和竹笋高度几乎没有影响而对竹笋数量影响很大。覆盖对竹笋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竹笋数量的提升。相对于覆盖厚度25 cm试验地,覆盖厚度27 cm试验地竹笋产量提高明显,覆盖厚度29 cm试验地竹笋产量与覆盖厚度27 cm试验地差别不大,因此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27 cm是最合适的覆盖厚度。本研究结果将为南京地区早园竹覆盖产笋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