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探讨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氨基酸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为油菜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盆栽试验设置5 个化肥有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分析油菜根系和地上部的干重及其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油菜根系分泌有机酸以丙二酸、乙酸和柠檬酸为主,其中丙二酸和乙酸受施肥影响最为显著,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二者分泌量。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配施显著减少了油菜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并不同程度降低了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为1∶3 时有机酸总量降低最明显,但生物量与单施化肥无明显差异。油菜根系分泌氨基酸以谷氨酸和γ- 氨基丁酸为主,不同配施比例对油菜根系分泌35 种氨基酸种类的影响不大,但对氨基酸分泌总量影响显著。随有机肥配比的增加,氨基酸总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根系干重与有机酸分泌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氨基酸分泌总量无关,后者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细菌数量显著相关。油菜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氨基酸所起的生态作用可能不同,前者可能是植物受到养分胁迫时的应激反应,后者可能是为了增强土壤活性。化肥有机肥1∶3 配比为油菜生长提供最均衡养分,为油菜施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证实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的增产效果,于2015-2016年使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钙镁磷磷肥、过磷酸钙磷肥和不施任何磷肥对油菜进行田间对照试验。结果显示,2015年,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增产为5.1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为5.0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为10.50%;2016年,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增产为4.9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为5.3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为11.00%。这说明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和施过磷酸钙磷肥与不施任何磷肥能明显提高油菜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证实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的增产效果,于2015-2016年使用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钙镁磷磷肥、过磷酸钙磷肥对水稻进行田间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15年,施用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肥增产6.1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6.5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10.8%;2016年,施用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增产5.2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5.5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10.6%。这说明施用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和施过磷酸钙磷肥与不施任何磷肥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证实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的增硒、锌与增产效果,2015~2016年使用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等几种含硒叶面肥对水稻进行田间叶面喷施试验。结果显示:水稻喷施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的稻米硒含量比其他叶面肥处理及对照区高0.21~0.598mg/kg,锌含量高6.30~14.6mg/kg,产量高5.22%~13.85%。表明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增加锌硒含量与增产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剖面土壤碳氮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剖面土壤碳氮累积的影响,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网络监测数据,分析了不施肥(CK)、高量氮磷钾肥(NPK)、减量化肥加秸秆还田优化施肥(OF)对红壤水稻土剖面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OF处理土壤碳氮含量及其储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2)11 a施肥后,各处理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差异显著,且OF>NPK>CK;表层全氮含量及氮储量在NPK与OF处理中无显著差异;40-80 cm土壤氮储量NPK处理显著大于OF处理。(3)各处理0-80 cm土体总有机碳储量差异不显著,NPK处理全氮储量显著大于OF处理。(4)与试验初期相比,各处理在20-40 cm土层,各指标含量增加幅度最大。(5)0-80 cm土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y=11.644 x-0.8737,R2=0.9759)。综上所述,红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储量对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在表层更灵敏;在20-40 cm土层碳氮累积速率最大,并有向深层累积的趋势;OF处理更显著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氮储量,而NPK处理对深层土壤碳氮储量增加较多。因此,长期高量化肥使用增加了氮素向土壤深处迁移的风险,减量施肥配以秸秆还田措施对保持红壤水稻土碳氮可持续变化更有利。  相似文献   
6.
桃优粤农丝苗为三系籼型优质杂交中熟晚稻组合,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桃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8年引种,开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生产试验、示范种植,探讨该组合在桃源县作双季晚稻种植的适应性和关键的栽培技术。经过2年种植表明,该组合表现出年度间单产稳定性强、抗逆性好、全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等优点,是理想的双季晚稻种植组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