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6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基于趋势面分析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山西省绛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例,依据研究区地质灾害特点,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尝试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得出的结果与研究区地质灾害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可行的,可为解决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提供新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
宣岩沟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灾害的形成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灾害形成机理研究可为其治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阐述了宣岩沟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点,探讨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娄烦县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山西省娄烦县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及整理了该县各种地质灾害的数量、分布情况,以及发生的原因。利用MAP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求取评价单元的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与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分级赋值进行换算叠加,获得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据此将该区域地质灾害划分为3个区。最后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结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进行综合分析,划分出了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和一般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山西省吕梁市吕梁山区的离石、石楼、柳林三区(县)为例研究高精度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为该地区区域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以区域内525个历史灾害点及500个非灾害点为样本,选取19个地灾影响因素,应用地理探测器(geographic detectors, GD)判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在Jupyter Notebook平台展开相关性检验并筛选指标因子,以信息量模型(information method, IM)为基础,利用灾害点计算其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同时结合非灾害点提供信息量得到指标因子改进信息量模型(improved information method, IIM),并借助地理探测器空间分异性q值计算权重。利用综合确定性系数法(certainty factor, CF)分别建立GD-IIM, GD-IM, GD-CF, IM, CF, IIM共6大评价体系,采用自然断点分类法将研究区易发性依次划分为5,4,3个等级,以种子细胞面积指数(seed cell area index, SCAI)验证其分区结果准确性,采用ROC曲线对比模型结果精确度。[结...  相似文献   
5.
虎峪沟泥石流特征及其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虎峪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山地区,该区泥石流的发生直接威胁着太原市城西一带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查清该区泥石流的危害程度,以虎峪沟潜在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其流域地质坏境调查的基础上,对西山地区构造活动、河流下切形成的复杂地形地貌、自然风化及人类工程活动堆积的松散堆积物物源、不均衡降雨等各种作用相伴生的地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采用危险度评价分析方法对虎峪沟泥石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虎峪沟泥石流的危险度Rd为0.768,属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若爆发仍将对下游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古交镇率刷港村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然条件的突变和人类工程活动和规模的增大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通过实际资料分析,详细论述了率刷港的地质灾害现状,初步分析了率刷港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并讨论了该区地质灾害应采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