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黄河中游流域产沙量随降雨变化的区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河中游地区选择 5 0多个位于不同自然地理地带和地域的水文测站流域 ,流域面积从 5 0 0 km2 至 2 5 0 0km2 ,代表 6种不同自然地理类型。在流域降雨、泥沙及环境特征数据获得基础上 ,以不同自然地理类型流域为参数 ,建立了流域产沙量与降雨季节性、年际变化和年降雨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 ,对于不同类型流域 ,产沙量与降雨季节性变率和年际变率之间有相当好的正相关关系 ,不同类型流域曲线的斜率各不相同 ,在图中所处的位置也不相同。由沙黄土、砒砂岩流域 ,经黄土流域、黄土 基岩流域 ,到基岩山地 黄土流域和基岩山地流域 ,曲线的斜率渐趋减小 ,曲线的位置由上而下呈有序的排列。流域产沙量与年降雨量之间关系遵循 L angbein— Schumm曲线 ,但是由沙黄土、披砂岩流域向基岩山地流域过渡 ,流域产沙量峰值趋于减小 ,而峰值出现所需要的降雨量渐趋增大。流域产沙量随降雨变化的特征是流域降雨、地面物质、植被和地貌发育程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南方土地退化的形成是由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的,土地退化不仅表现为土壤退化,还表现为植被退化和土地状况恶化,具有明显的坡面分带性,从50年代到80年代,不同人类活动地区土地退化变化的特点不同,土地退化的动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土地的开垦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土地退化严重的地区既不是人口较少和经济落后的基岩山区,也不是人口较密,经济发达的低丘岗地区,而是人口增长较快,经济较落后的低山丘陵区。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我国南方土地退化的形成是由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的。土地退化不仅表现为土壤退化,还表现为植被退化和土地状况恶化,具有明显的坡面分带性。从50年代到80年代,不同人类活动地区土地退化变化的特点不同。土地退化的动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土地的开垦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土地退化严重的地区既不是人口较少和经济落后的基岩山区,也不是人口较密、经济发达的低丘岗地区,而是人口增长较快、经济较落后的低山丘陵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