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浅析大同市旱灾成因及抗旱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同市地处山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导致该区植被破坏,降水减少,水资源缺乏,干旱频繁发生,旱灾面积越来越大,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分析其原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不利,植被衡少、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水利工程带病运行,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地下水的过量开采等。针对旱灾成因提出6条抗旱对策,即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植被覆盖,大搞节水型农业,发展旱作农业,加强抗埋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2.
人口与水土保持相辅相承,适宜的人口数量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水土保持搞得好有利于人口政策的贯彻执行,计划生育与水土保持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3.
<正>大同市地处山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远在唐、宋之时,还是“水草肥美,森林茂密”的膏腴之地,甚至《马可波罗游记》还记载了大同地区葡萄丰收的盛  相似文献   
4.
在大同市北部及朔州市的右玉县,解放后栽植了大面积的防风固沙林,多年来,虽然在防风固沙中地卢到了无可非议的作用,但是经济效益却很低,大片的小叶杨长成“小老树”,急需进行改造,通过油松更替小叶杨,嫁接法,隔插壕沟法,间伐,混交等办法进行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