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严重干旱的1999~2000年,采用3个品种,3个追肥量,3个追肥时期和3次重复的完全组合设计,对大运河以东黑龙港低平原区高产田小麦春季追氮时期和追氮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追肥时期宜晚,第一次肥水在4叶1心到5叶1心期为好,追肥量以尿素75kg/hm^2为高限,甚至可以考虑不追肥。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问题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包括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渔业服务业及海洋渔业相关产业,属于我国大农业中的渔业范畴。2003年我国海产品产量已达2685.62万t,为世界第一。2005年我国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实现总产值4402亿元,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5.9%;增加值2011亿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耕地面积年净减少量呈扩大之势,2003年净减少量与当年耕地面积之比达2.06%。年净减少量较大的区域有西北区、中部区和西南区,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9%、22.2%和19.5%。在增加耕地面积的因子中,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分别占总增加量的13.1%、17.5%、32.0%、37.4%。在减少耕地面积的因子中,建设用地、灾毁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改园挖塘)分别占总减少量的13.7%、5.3%、59.6%、21.4%。通过实施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推行农业结构调整,加大“沃土工程”实施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单产和产品质量,利用生态退耕提高土地利用质量等保护耕地措施,确保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2250万hm2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中国农业经济结构的现状是:GDP为117251.9亿元(当年价),一、二、三产业之比14.6:52.2:33.2;农林牧渔业产值为16997.2亿元(1990年不变价),农、林、牧、渔业产值之比48.6:5.0:33.8:12.6;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52414.9千hm2,粮作、经作、其他面积之比65.2:16.2:18.6。根据三大区域农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其水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分析了结构调整的近期走向:在2010年前后,东、中、西部GDP年增长率将分别为8.2%、7.1%、6.8%;农林牧渔业产值年增长率分别为4.6%、4.3%、5.7%;作物总播种面积年增长率极小。  相似文献   
5.
用回归等值线法对晋南黄土高原丘陵旱地小麦在同一自然条件下干旱年、常年、丰水年3个降水年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回归等值线所形成的各年型土壤水分的“峰”、“脊”、 坡”、“鞍”各具特点,调萎值区域大小、等值线数值等也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年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和产量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生态学观点来解释作物产量的形成,引入“环境压力”的概念和反映作物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与相应的量化农艺措施之间变化关系的一个共同指标一在环境压力作用下产量构成因素变化的斜率SP,简称压斜。由是总结出了通过对压斜的比较分析,寻找作物产量突破的“压斜分析法”。该分析法具有数量化和程序化的特点,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文中用具体试验资料对该方法的操作给予了演示,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对中国中部地区三大区域的农村经济结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粮食产量结构、肉类产量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确定了贡献较大的因子,并用时序模型对所研究的系列进行了模拟和预测。中部地区农业结构的现状是:非农产业的贡献越来越大,农、牧业为主的产值结构,中国玉米、小麦、稻谷、大豆优势产业带,中国肉牛、肉羊生产优势区。该区三大区域应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其优势粮食作物、优势牛羊业和优势非农产业,进一步促进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农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与优势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吴凯  卢布  袁璋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397-397
此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对中国中部地区三大区域的农村经济结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粮食产量结构、肉类产量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确定了贡献较大的因子,并用时序模型对所研究的系列进行了模拟和预测。中部地区农业结构的现状是:非农产业的贡献越来越大,农、牧业为主的产值结构,中国玉米、小麦、稻谷、大豆优势产业带,中国肉牛、肉羊生产优势区。该区三大区域应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其优势粮食作物、优势牛羊业和优势非农产业,进一步促进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豆花荚期冠层晴天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SE590辐射分光光谱仪在晴天中午对大豆冠层各种辐射光谱成分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冠层上方总辐射、反射辐射及基部透射辐射的各种光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冠层上方总辐射、反射辐射、基都透射辐射及吸收辐射中光合有效辐射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7.5%、25.7%、29.6%和80.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大豆冠层反射率光谱变化规律,并利用三次样条函数对大豆冠层反射率光谱曲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56组实测数据组成的反射率──波长曲线可以由12组实测数据通过三次样条函数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平均模拟误差为4.9%。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中国各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的现状、主要的海洋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根据上述分析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文中初步归纳了各沿海省市海洋经济近期发展目标及其区域布局。以广东省为例,该省2005年海洋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7.7%,其主要产业、优势产业和今后应发展的海洋产业均为沿海旅游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海洋油气业等。2010年该省将建成海洋经济强省,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