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通过调查,将甘肃省的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 Hu et Chow)划分为庆阳,平凉集中分布区和兰州、定西、临夏、天水散生分布区。查明全省计有河北杨28748亩,包括青皮型、灰皮型、疏冠型、密冠型四大生态变异类型。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进行了河北杨的选优、种源试验、杂交育种等良种选育工作,共选优树40株,建立河北杨基因库65亩。并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加大优良类型的繁殖系数,解决了河北杨扦插繁殖的技术问题,成活率达80%;在研究推广中将河北杨分布向南推移200公里,向西推移500公里,生长良好,同时还在基础研究方面就河北杨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推断河北杨为单中心起源的杂种无性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李宗来,最近到我省滇西、滇南考察。在思茅期间,他就林产化工业的开发利用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思茅地区是云南省的紫胶主产区之一。这里先请您谈谈目前紫胶生产、市场状况及前景。李:这次到云南来,听到这样一个信息:紫胶滞销积压,不少同志为之担忧。据我所知,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它不仅在我国存在,在国际市场上也存在,如用胶大国西德,产胶大国印度都出现了滞  相似文献   
3.
就播期对出苗情况、发病情况、晚疫病病指、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感病品种费乌瑞它2月14日播种较好,发病率较低,病情指数较轻,产量较高.抗病品种威芋三号不同播期对晚疫病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箭杆杨×胡毛杨良种选育及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杨花粉经辐射处理后其杂交可配性显著提高 ,并选育出箭×胡毛杨树新品种。应用RAPD遗传标记技术对箭胡毛杨DNA分析证明 ,该品种确为胡杨与箭杆杨的杂交F1代 ,其性状外在表现也较明显 ;区域化栽培试验表明 ,箭胡毛杨生长速度要高于本地区的乡土树种二白杨及农田防护林树种新疆杨 ;苗期年生长动态的研究分析 ,为其良种繁育中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箭胡毛杨杂交新品种具有其父母本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5.
<正> 胡耀邦总书记1983年在视察我省时,根据甘肃的实际情况,发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伟大号召,这是我省二、三十年内发展生产的战略方针。同年,中央在甘肃召开了“三西会议”,经过与会专家的充分讨论,提出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二十年改善面貌的宏伟设想。这是根据“三西”地区的现状,经过科学分析,反复权衡后确定的战略步骤。但要使这个方针和步骤成为现实,还有许  相似文献   
6.
绿化祖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林木良种工作是绿化事业的重要环节,具有战略意义。本文根据甘肃的具体条件,论述了林木良种繁育的战略思想、策略措施以及各类战略树种的良种繁育的途径,为我省林木良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择优树,是建立良种基地实现林木良种化的起点,是利用林木自然变异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利用经过遗传测定的优树所建立的种子园,其种子质量均有所提高,用这种种子所营造的幼林,生长迅速,木材产量可提高20%左右。根据十多年来全省各林区选优试点的经验,拟定了云杉、油松、泡桐、杨树、核桃五个树种的选优标准,通过实践再一次进行了修订,目前已在全省范围内试用,并己选出表型优树397株,这些优树通过鉴定后,将成为我省林木良种的起点,为建立良种基地准备了材料,为我省林木标准化提供了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生物炭性质与氮肥用量对河套灌区春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的影响,为河套灌区高效利用生物炭固碳减排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试验采用室内培养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供试材料为秸秆生物炭和竹炭。田间试验设常规施氮300 kg/hm2对照(N)、常规氮量配施秸秆炭(SB+N)、常规氮量配施竹炭(BB+N)、减氮50%配施秸秆炭(SB+50%N)、减氮50%配施竹炭(BB+50%N)。采用静态暗箱–气象色谱法测定春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测定玉米产量。室内培养试验中分别制备热解温度为200℃、400℃和600℃的秸秆炭(S)和竹炭(B)加入土壤中,平衡3天后施入N 300 kg/hm2开始恒温恒湿培养,共培养14天。监测了不同培养时间土壤中N2O、CO2及CH4气体的排放通量。  【结果】  与N处理相比,SB+N、BB+N、SB+50%N和BB+50%N处理0—5 cm深土壤温度分别提高了0.50℃、1.84℃、0.35℃和1.37°C,0—10 cm深土壤温度分别提高了0.43℃、1.83℃、0.39℃和1.11°C;0—10 cm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13.70%、8.90%、12.33%和8.90%。与N处理相比,在春玉米整个生育期内SB+N、BB+N、SB+50%N和BB+50%N处理的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21.91%、23.16%、25.98%和28.17% (P<0.05);SB+N和BB+N处理的CO2累积排放量分别提高了7.96%和9.94% (P<0.05),而SB+50%N和BB+50%N处理的分别降低了11.54%和10.74% (P<0.05);整个春玉米生育期各生物炭处理的CH4累积排放量为负值,显著低于N处理(P<0.05);SB+N、BB+N、SB+50%N和BB+50%N处理土壤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分别降低了23.26%、23.98%、27.00%和29.14%,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降低了27.24%、28.97%、32.57%和34.68% (P<0.05)。生物炭添加能够提高玉米产量,SB+N、BB+N、SB+50%N和BB+50%处理较N处理分别增加5.47%、7.01%、8.26%和8.47% (P<0.05)。培养试验发现生物炭能够减少土壤N2O和CO2的排放。N2O和CO2的排放通量随生物炭热解温度升高而减少,在相同热解温度下,竹炭的减排效果优于秸秆炭。各处理下土壤CH4的排放均表现为碳汇,其中600°C制备的竹炭对CH4的吸收量最高。  【结论】  施用生物炭能够改善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并显著降低N2O和CH4累积排放量,但常规施氮量下施用生物炭会提高CO2累积排放量。施用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并降低春玉米田GWP和GHGI。培养试验进一步说明了竹炭的减排效果优于秸秆炭,高热解温度的生物炭减排效果优于低热解温度生物炭,综合考虑田间与室内培养试验的结果、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减氮50%配施竹炭的处理是河套灌区春玉米田提高产量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合适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憨白杨是毛白杨的地区类型之一,是我省陇南、陇东地区优良的乡土树种;栽培历史悠久,材质好、抗性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是全国科研上的重点攻关树种之一。本文通过现场调查,论述了憨白杨在我省的分布、生态和生长习性,并选出优良母树40株,为我省开展种树种草,丰富造林树种提供一定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杨树杂交育种过程中,常遇到一些双亲之间亲和力低而中途败育,特别是亲本之间亲缘关系较远,长期造成生殖隔离的品系间,经常出现授粉后子房膨大,座果率高,果穗初期发育良好等假象,但不到种子成熟就开始脱穗、掉粒。将这类种子进一步在显微镜下剖开观察,内部充满半透明乳状物,开始由流质变硬,难以从杂合子中分离出胚的各部分组织。经发芽试验,这类种子不出现子叶和胚根,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