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农作物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辐射和生物技术相结合进行大豆育种(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1 991年开始 ,利用60 Coγ射线对 30个中国大豆品种进行处理 ,通过南繁北育 1 0代的个体选育 ,已育成 30余个大豆辐射品系。其中中作 96 5、中作 96 2、中作973、中作M1 5和中作M1 7产量性状表现较好。同时对大豆品质进行了筛选 ,含油量超过 2 2 %的有 3份。其中中作 397 2含油量达 2 3 52 % ,348 4粗蛋白含量在47 6 7% ;对 30个大豆品系分析了再生能力和研究了对农杆菌的敏感性 ,发现黑农35、黑农 37、Throne和中作 97再生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油大豆和高产大豆进行杂交,专门配制高油组合,同时大量分析了亲本、杂交后代、辐射后代和品系的含油量,早代测产并在高肥水条件下进行多点鉴定。与此同时,在海南岛进行繁育,加快了育种进程。分析了1168份材料的含油量,表明含油量呈常态分布,离中越远样本越少,含油量在18.50%~19.00%的材料最多,占13.20%。育成的新品种中黄20(中作983)含油量3年平均达23.50%,2002年辽宁、北京和天津品种审定委员会已审定推广,2003年2月经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此外,我们还育成一大批高油大豆品系,正在参加各地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根据塞罕坝近40a的实测资料,研究了年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和时空特点。结果表明,年平均温度上升,逐步变暖,主要是冬、春季的气温提高;最高温度呈上升趋势,与北半球、全国夏季气温变凉的趋势相反;最低温度呈上升趋势,但升高与降低波动较大,变化趋势与北半球、全国冬季变暖的趋势基本一致,冷暖阶段性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 ,又是我国夏大豆的主产区 ,如何提高本区的大豆生产水平和大豆品质 ,增加大豆及大豆制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统计 ,2 0 0 0年中国进口大豆籽粒 10 4 0 .7万吨 ,豆油 30 .8万吨 ,豆粕5 0 .5万吨 ,相当于我国大豆产量的 75 % [1] 。从农产品贸易金额来看 ,大豆居第一、二位。可见大豆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大豆粉占世界 8种作物蛋白质产量的 64.78% ,大豆油占 14种主要油料作物食用油 2 5 .1% ,均居蛋白粉和食用油的首位[2 ] 。1 大豆育种目标1.1 高产我国大豆单产低。 1999年全国大豆单产仅为1790kg/ 667m2 ,黄淮海地区只有河南、山东、北京三个省市平均单产超过全国大豆平均单产水平。而美国大豆平均达 2 .7t/ 667m2 ,意大利全国达 3.7t/667m2 ,差距较大。因此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应是主要育种目标之一。1.2 改进品质我国 2 0 0 0年进口大豆 112 2万吨 ,一个是用于榨油 ,一个是用于作为蛋白饲料。因此选育优质高油大豆和高蛋白大豆很迫切。1.2 .1 含油量 ...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大豆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1至2005年先后作大豆有性杂交620个,同时结合辐射育种、分子育种等共育成13个大豆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辽宁省南部、陕西省和四川省推广,其中中黄13、中黄17、中黄19、中黄20和中黄22等5个品种被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累计推广面积在30多万公顷.2004年中黄13在山西省襄垣县良种场经专家组实收667m2产量达312.4k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