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0篇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推动雨水集蓄利用健康发展,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发展现状和技术发展过程,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有关技术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西省绛县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管理运行机制的调查与分析,就今后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提出了建议:要理顺产权关系,落实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建立相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合理核定水价;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节水意识等。  相似文献   
3.
浅谈西部地区的雨水集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问题严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水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客观上要求把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雨水集蓄利用是实现雨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最佳途径,它不仅能够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而且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大中型灌区现行低水价的弊端及其改革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使灌区水价早日达到合理状况,以山西省临汾地区水价运行实际为研究对象,找出了现行低水介运行的弊端及其原因,并指出了水价改期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饮水工程永续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饮水工程是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设施 ,能否永续利用是农村人口饮水困难能否稳定解决的关键。近向年来 ,临汾市在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实践中 ,深化改革 ,把市场机制引入饮水解困工作 ,走出了一条适应本地实情能够使工程得以永续利用的“饮水解困、市场养水”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建设新途径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农村税费改革中"两工"使用与逐步取消、"一事一议"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的规定,为农村水利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在调查中充分估价了税费改革对农村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客观分析了税费改革对农村水利建设的多重影响,提出要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农村水利投入力度;要进一步改革财政支农重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对较大水利工程,创新"一事一议"制度的实现形式;要正确把握政策界线,妥善处理好农村税费改革与水利建设的关系,确保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是农村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农村水利工程四大特性的基础上,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与一般企业产权制度区别进行比较,从社会学视角提出了由无主向有主、由无制向有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8.
农村税费改革中“两工”使用与逐步取消、“一事一议”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的规定,为农村水利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在调查中充分估价了税费改革对农村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客观分析了税费改革对农村水利建设的多重影响,提出要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农村水利投入力度;要进一步改革财政支农重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对较大水利工程,创新“一事一议”制度的实现形式;要正确把握政策界线,妥善处理好农村税费改革与水利建设的关系,确保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吉县10处集中供水工程还有相当一部分富余供水能力,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供水能力,采取兴建节水园区,扶持高效产业,加强工程管理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提高了供水工程的效益。并由此提出了有关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谈对雨水集蓄利用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解决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首要任务之一,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该地区很难修建骨干水利工程,近几年,西部各省区大力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发展集雨节水灌溉工程,使得西部干旱缺水地区水利条件的到初步改善,为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快加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打下了临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