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土地健康评价——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菲  杨乐  马才学 《农业工程》2012,2(2):72-77
针对综合指数评价法存在的信息遗漏及主观等问题,该文采用物元分析法对湖北省枣阳市土地健康水平进行评价。在诠释土地生态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经济—社会”模式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土地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分析方法构建土地健康评价的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吴店镇和七方镇土地处于健康状态,新市镇和太平镇土地处于不健康状态,其他8乡镇土地处于亚健康状态。根据评价结果,该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而为枣阳市土地的健康、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农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新的土地流转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极大地显示了其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对湖北省三汊镇农户的入户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土地入股意愿的内部因素,并加以规范分析找出了影响农户入股意愿的主要外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入股意愿主要受户主的职业、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和家庭人口数量等内部因素和劳保福利、完善的社保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促进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建议。最后,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农地整理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农地整理是中国现阶段增加耕地数量与提高耕地质量的手段,也是协调人地关系、缓解人地矛盾的主要措施。该文将GIS与农地整理相结合,探索基于GIS的农地整理三维可视化的新方法。该文采用了系统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并选取湖北省枣阳市熊集镇土地整理备选片为试验区,利用高程点构建农地整理的DEM,对其质量检验后与DOM叠加,构建了农地整理区土地利用现状三维地表景观;该文还论述了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等内容的三维构建方法,完成试验区工程布局的三维设计。以GIS为代表的空间技术将会提高农地整理规划的工作效率,也便于施工前的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角模型的枣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枣阳市土地利用水平,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和谐社会的要求,不仅构建了枣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而且基于三角模型对其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研究.最后总结研究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提出适合研究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介绍了武汉城市圈的概况,然后分析了研究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若干建议,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趋势,认为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应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结合,使得优化后的土地资源最终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运用加涅学习分类理论研究了农业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实习评价问题。借鉴加涅分类法结合信管专业生产实践,对实习目标进行了分解,并进一步细化成具体实习任务。基于高校办学环境与生产实习活动中产生的新情况,并借鉴加涅学习分类法,所设计的实习考核体系将有助于提高农业院校信管专业生产实习效果,并推进相关教学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深入分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然后综合分析了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基本状况,探讨此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1990-2005年武汉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湖北省武汉市1990,1995,2000,2005年四个时相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和技术,获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图及土地利用分布中心研究武汉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政策层面分析1990—2005年政策因素对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影响。结果表明在1990—2005年:1)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城市建设用地、水域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为主,其中耕地面积持续下降,建设用地面积持续扩张,水域面积缓慢增加;2)武汉市林地、耕地和水域的空间分布中心均有向北迁移的趋势,建设用地中心有向西南迁移的趋势,而草地中心则有向东迁移的趋势;3)耕地保护、退耕还林和中部崛起等相关政策对武汉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存在着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耕地资源愈发稀缺,耕地保护至关重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为耕地保护及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能值理论,从土地可持续利用态势等方面构建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如系统稳定性指数、耕地环境负载率以及可持续发展性能指数等。结果表明:(1)耕地利用系统的能值总投入基本上呈平稳上升趋势,可更新有机能值和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此消彼长;(2)从时间序列上看,耕地生态系统能值产出在2003年和2004年时最大,2004—2005年则出现大幅度下降,随后2005—2016年总趋势呈缓慢增加;(3)武汉市耕地能值产出率整体偏低,利用效率低,运转效率不高,耕地能值使用强度处于不断增长趋势,但系统稳定性指数不高,系统自我调控等作用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作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展示窗口,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产业发展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分析了西湖管理区的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制约问题,通过结合城乡统筹思想,对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规划,以争取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农业产业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