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
水稻是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77.3万公倾,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14.7%。为了促进水稻生产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稻农的生产条件,吉林省探索出了适合本省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械行栽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水稻移栽技术。它以早育稀植、测土配方施肥和优良品种选用为基础,以农机化技术为核心,结合农艺、水利、气象等技术的综合利用.解决目前水稻生产过程中,秧苗移栽环节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等实际问题。水稻机械行栽技术内容是将水稻塑料穴盘培育的规格化带土秧苗,按农艺要求的行距、穴距,用机械抛摆在水田表面的一种浅栽技术,  相似文献   
3.
2002年,吉林省德惠市投资近700万元,在米沙子经济开发区江东店村和同太乡八家子村创建了2个农机化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外地经验和技术资料介绍,在蔬菜大栅中应用二氧化碳增施技术.能够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促进植物光和作用。吉林省德惠市农机总站技术人员经过研究分析.认为这项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水稻大棚育苗过程中:2005年春,德惠市农机总站组建课题组,引进设备和试验材料,进行了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在水稻大棚育苗中的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5.
玉米高光效种植是吉林省近年来重点推广的一项农业新技术,它是通过调整垄向,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凸显通风透光效果。采取宽窄行倒茬休耕轮作种植模式,与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械深松相结合,增强玉米生长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德惠市从2010年开始试验示范,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明显效果,平均增产900kg/hm2,增幅9%。2013年扩大种植规模达到5400hm2,涉及18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300hm2。  相似文献   
6.
德惠市是吉林省的农业大县,国家商品粮和水稻生产基地,年种植水稻5.6万公顷,平均单产在8500kg/hm2以上。2005年8月德惠市委、市政府在该市朝阳乡双利村开始投资兴建第一个农机化示范区。一期工程总投资360.8万元,其中185万元用于购置拖拉机、  相似文献   
7.
一、改传统指令性推广为经营服务性推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过去一些传统的推广项目远不能满足现实生产要求。因此,我们农机推广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拓宽推广站的服务领域,建立经济实体,实行经营与推广相结合。在经营中搞推广,在推广中从事经营活动。这样,一方面为推广站创造了经济效益,解决了农机推广站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8.
德惠市位于吉林省的中北部,是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从2008年开始示范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当年种植20hm^2,试验取得成功。2009年种植80hm^2,具明显优势。2010年推广到4个乡镇5个村,种植500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10年增加到5000hm^2,涉及20个乡镇街50个村。投入免耕播种机65台,深松机65台。  相似文献   
9.
抗旱保苗机械化播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旱保苗机械化播种技术是根据土壤墒情状况,含水率的高低,选择使用保墒播种技术或补墒播种技术,可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该技术省工、省力、抢农时,抗旱保苗、增产效果显著,每公顷可增产玉米500kg以上。当地表下3-10cm耕层土壤含水率大于15%时,用保墒播种技术;小于15%时,用补墒播种技术。判断土壤含水率的方法是在欲播地块选择有代表性的3~5个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