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1.
【目的】为烤烟品种Y2001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中烟100为对照,对Y2001的农艺特性、抗病性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与中烟100相比,Y2001成熟期的株高提高4.39 cm,叶数增多1片;根黑腐病、普通花叶病、赤星病和青枯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3.73%、3.12%、1.38%和0.04%;烤后烟叶上中等烟比例提高2.65%,均价提高0.64元/kg;总植物碱含量降低0.26%,总氮含量提高0.11%,有机酸总量提高12.3 mg/g;除新植二烯外的香气总量提高35.64μg/g。【结论】相比中烟100,Y2001有较高的单叶产量以及在一定程度中提升了烟气的香气质量,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3.
为豫中烟叶生产中合理施用生物炭,减少化肥用量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大田试验,以常规施用氮肥为对照(CK),研究了生物炭+100%常规施氮肥(B)、生物炭+85%常规施氮肥(BN1)以及生物炭+70%常规施氮肥(BN2)对土壤养分含量、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同时也提高了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其中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以BN2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1.90%和39.84%。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速效钾的含量以B处理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28%、56.40%和22.24%,且在相同生物炭用量下随着氮肥用量的减少而降低。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提高幅度分别为38.76%~55.34%和78.92%~158.58%。生物炭施用条件下降低氮肥用量可以显著提高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降低总氮和烟碱含量,改善两糖比和钾氯比,有利于提升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此外,生物炭施用条件下减少15%氮肥对烤烟经济性状影响不大,但是减少30%氮肥后产量和产值则显著低于对照。因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内循环烤房对烟叶形态变化及烤后质量的影响,为内循环烤房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开放式排湿烤房(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为对照,研究内循环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形态变化及烤后质量。【结果】内循环烤房冷凝水排出速率,以42℃时最高和36℃时最低,分别为31.17 kg/h和7.5 kg/h,烘烤过程中的变黄期(36~40℃)、定色期(42~54℃)和干筋期(60℃)分别为19.1 kg/h、31.17 kg/h和11.9 kg/h。48℃末中部烟叶、54℃末中部和上部烟叶的纵向收缩率分别为9.46%、10.77%和10.58%,均大于相同温度点的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48℃末中部烟叶的横向收缩率为31.54%,大于相同温度点的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48℃末中部烟叶的横向卷曲度为57.28%,大于相同温度点的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内循环烤房烘烤烟叶的均价较热泵烤房提高4.22%,上等烟比例提高5.26%,中等烟和下等烟比例分别下降3.91%和2.15%;干烟耗电量减少0.1 (kW·h)/kg。【结论】内循环烤房烘烤烟叶的综合效果优于开放式排湿烤房。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烤烟新品系Y2001低氮条件下生长势强的内在机理,本研究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法,以中烟100 (Nicotiana tabacum cv. Zhongyan 100)为对照、烤烟品系Y2001为研究对象,测定不施氮、30 kg/hm2(低氮)、60 kg/hm2(中氮)和90 kg/hm2(高氮) 4个不同施氮水平下,两品种(系)烤烟团棵期生理和生长发育特性及氮素效应指标。结果表明,(1)与中烟100相比,Y2001叶片氮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均在低氮条件下增幅较大、中高氮条件下增幅较小,其氮素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回收效率表现为低氮处理显著高于中高氮处理,其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则相反;氮肥梯度上,Y2001茎和根的氮素农学效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显著低于中烟100;Y2001各处理叶片氮素生产力均较高、根茎较低。(2)氮肥梯度上,Y2001叶片的叶绿素指数(Chl)相对稳定无显著变化、类黄酮指数(Flav)逐渐减小、氮平衡指数(NBI)逐渐增大,中烟100叶片的Flav逐渐减小、Chl和NBI逐渐增大;与中烟100相比,Y20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