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两级过滤除铁除锰水厂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供水工程实例,研究和探讨了含铁含锰均较高的地下水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一级接触过滤除铁、二级生物过滤除锰的两级过滤系统,不仅可避免铁对锰的去除的严重干扰,确保供水水质,而且还可能比采用一级接触过滤系统更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2.
湖南造林困难地类总面积达 10 0万hm2 。通过对 5个县 658hm2 试验示范林历时 9年的研究 ,解决了植被恢复技术问题。选出适宜的树、划种有马桑、芦竹、苦槠、牡荆和栓皮栎 5种 ,有发展前景的树种有柏木、铅笔柏和藏柏。选出了林分结构稳定 ,组成种长势好 ,可以肯定的有马桑十墨西哥柏浅层钙质幼年性岩性土等 6个配置模式。并提出和推广了撩壕整地和芦竹下挖上堆 ,施肥促长等造林技术。同时 ,定义了“三岩”造林困难地 ,提出了“三岩”造林困难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从土种的水平研究了树种与立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油茶林分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3种不同产量水平的油茶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产油水平从高到低编号为Ⅲ、Ⅱ、Ⅰ的样地,其林分总生物量分别为75.71、41.55、30.49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分别是5.49、3.12、1.17t/hm^2。各样地油茶林分各组分生物量所占比例的排序为干〉根〉枝〉叶〉果〉花。各组分枝叶比,果叶比、非光合与光合部分比值均为Ⅲ号样地最大。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库拉索芦荟组培苗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对已生根大苗及未生根小苗用促根剂处理后分别进行移栽与扦插试验,同时对已成活的营养钵组培苗进行叶面施肥试验.经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了不同促根剂以及叶面施肥配方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①已生根大苗移栽新根促根剂最佳配方为IBA20 mg/L+青霉素500 mg/L+ NAA20 mg/L;②未经生根培养的小苗扦插用促根剂最佳配方为IBA10 mg/L+ NAA10 mg/L +VB1 10 mg/L;③叶面肥最佳配方为CaCl2.7H2O 400 mg/L +MgSO4.H2O 400 mg/L+ NH4NO3 800 mg/L.  相似文献   
5.
湖南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建设实践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1995~2001年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和问题,并就今后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的建设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龙脑樟树快繁育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选用插穗长6—8cm、粗0.2—0.5cm的优树萌条及半木质化的嫩枝,在春、夏、秋3季扦插,在插前土壤采用0.5%KMnO4液消毒,插穗采用1000mg/kg IBA或50mg/kgABT溶液处理,扦插后覆盖遮荫网,保持棚内相对湿度85%-95%,加强肥水、苗圃田间管理等配套技术,一般25—30d长出愈合组织产生新根,60d后新根达3-5cm时即可移栽。幼苗成活率一般为80%-85%,最高达90%以上。该技术扦插育苗,不仅成活率高,幼苗生长整齐,成本低,经济适用,操作简单;而且后代个体遗传性状稳定,为龙脑樟树快速育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8.
湖南省是杜仲主产区,早在1000年以前来寇宗《本草衍义》记载:“杜仲产湖广,湖南者良”。慈利县是湖南杜仲面积最大的县,也是全国最大的杜仲基地,被誉为“杜仲之乡”。1987年,国家林业部将慈利县定为名、待、优(杜仲)商品基地县。同年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一亩耕地求温饱,六亩山地奔小康”的战略构思。10多年来,全县上下将杜仲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有关农村专用开发资金都重点投入到扶持杜仲生产上。广大科技人员紧密结合生产,把杜仲列入重要课题研究,在杜仲的生态环境、速生丰产、采割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到1995年止…  相似文献   
9.
回顾和总结了湖南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4年来取得的成绩.针对新世纪农业发展在加入WTO后面临的诸如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等一系列严峻挑战,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我省农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升级,提高农业产化业水平,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