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本文分析了天津地区温室的主要建筑形式,并根据天津常规的设施农业农艺生产模式,对悬挂式喷施机作为设施农业新型植保机械化技术进行研究,在天津市北辰区双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安装了悬挂式喷施机,并开展了对比试验,分析了节省人工、节水肥药、增加收益这三个方面的效益,同时也提出了对棚室结构改造增加成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天津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分布在全市的12个涉农区县。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19.13万hm2,玉米生产成为农民沿袭多年种植传统和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之一。玉米种植主要  相似文献   
3.
<正>设施农业园区具有现代性、综合效益性、聚合性、特色性、多功能性,是提高天津市农业产业化竞争力的一种高级形式,能够发挥集聚经济效应,对提升当地农业产业整体综合竞争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明显的优势作用,是一种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世界发达国家把发展设施农业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如何做好设施农业园区适度规模经营,满足农机化技术装备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板栗被誉为果中珍品,号称“东与‘黑珍珠”,富含淀粉、糖及脂肪,并有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品,其药用价值也很高。天津板栗栽培历史悠久,主要有红油皮栗子、油栗、天津甘栗,分布在蓟县长城沿线、盘山剧围,栽培面积超过2000hm^2,年产栗实50多万公斤,其加工后的商品还销往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同及新加坡等国,且供不应求,国内、同际市场发展潜力很大。推广和应用板栗加上技术与装备,埘于提岛板栗产品的商品率,减少资源浪费和避免加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山区资源开发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土地规模经营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心的难点问题。通过对天津市农业机械化现状的分析,结合天津市农村工业化、城市化速度显著加快的特点,全面阐述了土地适度经营对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系统论证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天津市的可行性,并对实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小麦生产在天津市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小麦生产机械化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2012年,天津市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70万亩,在耕、种、收环节已实现了机械化,农机部门对小麦机械化生产的关注逐渐转移到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但在小麦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不少薄弱点,忽略了小麦机械化生产的提升空间,导致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推动小麦生产机械化实现二次飞跃,对于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研究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概念的产生,在实践应用中的提升转变过程,以及近几年天津市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推广应用的发展现状、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总结出制约这一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提出发展思路、对策建议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板栗被誉为果中珍品,号称"东方黑珍珠",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品。推广和应用板栗加工技术与装备,对于提高板栗产品的商品率,减少资源浪费和避免加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山区资源开发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一、板栗加工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  相似文献   
9.
2007年,我国农机化发展由初级阶段跨人中级阶段,标志着我国的农机化事业发展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特别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得到不断的发展。玉米机收面积逐年增加,2007年玉米机收面积为211.4万hm^2,玉米机收面积比上年增加86.6万hm^2,增长近69.37%;全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7.2%,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玉米收获机械化瓶颈问题有望得到突破;同期,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小站稻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2020年开始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将水稻种植与河蟹、虾、鱼等养殖技术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种养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好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和农业机械装备,是促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一、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水稻机械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