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省人事厅2003年有关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精神,省农机局于2003年9月23日至25日在成都郫县举办了2003年度四川农机系统局长研讨班,我省各市、州、县农机局局长和局级领导干部以及省农机局直属单位领导,共计55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上,参加培训的农机部门领导就做好农机化工作各抒己见,本刊如下:  相似文献   
2.
草原蝗虫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海草原环湖及柴达木蝗区大部分地面平缓,宜于机械作业。蝗虫种群密度80~120头/m2者居多,面积为40~50万hm2,贮量小年为4840T,大年为6560T,开发前景广阔。蝗虫粉含粗蛋白74.88%,居我国目前优良饲料之首。经试验,作为饲料添加剂与50%的进口鱼粉比较,京黄1号7日龄肉仔鸡饲喂49天后成活率为88.71%,体重平均增长1020.2g,二者差异不显著;星杂二八八6~8月龄蛋鸡饲喂后产蛋量提高18.08%,产蛋率提高7.99%,完全可以代替鱼粉。新研制的捕蝗机捕蝗率为65.0~74.2%,生产率2.74hm2/h,单机捕幅4m。以1993年的市场价格为准,机捕的经济效益为28.60元/hm2,且有突出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白刺古毒蛾 (OrgyiaantiquaLinnaeus)是柴达木盆地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的草原灌丛害虫。它主要是啃食白刺叶片、叶茎部的嫩茎和嫩皮 ,影响白刺生长发育 ,降低其生物量 ,重则造成部分白刺枝条枯死。据调查全盆地目前危害面积达 2 0× 1 0 4hm2 ,主要分布在乌兰县、德令哈市、都兰县等地。危害区内平均密度 1 4.5头 株 ,最高达 1 1 6头 株 ,白刺古毒蛾的迅速扩散 ,造成了大片白刺枝条干枯死亡 ,严重破坏了柴达木盆地防风固沙植被 ,进而加剧了草地的沙化。本药物筛选试验 ,将选择经济、适用的生物制剂和化学药品 ,确定防治荒漠灌丛草原害虫的最佳剂量和方法 ,为有效控制柴达木地区白刺古毒蛾的扩散和蔓延提供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4.
5.
采用高原鼠兔夹和全自动捕鼠器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控制进行了田间试验,二者均具有应用范围广,灵敏牢靠,使用方便,经久耐用,无环境污染,无副作用,对环境、人畜安全等优点.此项试验为长期有效控制草地害鼠,扩展鼠害防治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冬、春两季对高原鼠兔对燕麦、春小麦、青稞三种饵料的适口性及采食量的观察试验,表明青海产春小麦明显优于燕麦和青稞,具有推广前景,该项试验结果将有助于在大面积治理高原鼠兔时选择成本低、适口性强、易于采食染毒的饵料,从而提高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7.
赵廷贵 《草业与畜牧》2007,(8):26-27,52
巴颜喀拉山地区是青海省高原鼠兔与根田鼠的主要混生区,通过应用C型生物毒素和D型生物毒素,采用两种不同的饵料作诱饵,对三江源地区高原鼠兔与根田鼠混生区进行防治,以寻求最佳防治方法,避免造成国家投资浪费,正确把握最佳防治时期,提高防治质量,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8.
巴颜喀拉山地区是青海省高原鼠兔与根田鼠的主要混生区,通过应用C型生物毒素和D型生物毒素,采用两种不同的饵料作诱饵,对三江源地区高原鼠兔与根田鼠混生区进行防治,以寻求最佳防治方法,避免造成国家投资浪费,正确把握最佳防治时期,提高防治质量,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原鼠兔对燕麦、春小麦、青稞三种饵料适口性及日采食量的观察试验 ,将有助于在大面积治理高原鼠兔时选择成本低、适口性强 ,易于采食染毒的饵料、从而提高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冬、春两季对高原鼠兔对燕麦、春小麦、青稞三种饵料的适口性及采食量的观察试验,表明青海产春小麦明显优于燕麦和青稞,具有推广前景,该项试验结果将有助于在大面积治理高原鼠兔时选择成本低、适口性强、易于采食染毒的饵料,从而提高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