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关于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紧迫性,指出了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不同耕作措施对雨养冬小麦碳足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不同耕作管理措施对我国北方旱作农田作物生产生命周期内生产资料及生产过程碳排放足迹的影响,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连续15年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基地,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两年测定了不同秸秆管理和耕作措施(秸秆不还田旋耕、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覆盖免耕)下,旱作冬小麦田N_2O周年排放通量,并对不同耕作管理措施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全面分析与计算,以估算不同耕作措施的碳足迹。结果表明:1)秸秆覆盖免耕和秸秆不还田旋耕条件下旱作冬小麦田N_2O年度累积排放量较秸秆还田旋耕分别平均减少19.2%和18.9%;2)旱作冬小麦在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产量最高;3)旱作农田碳足迹中氮肥生产、农田N_2O直接排放和柴油消耗排放占到总排放足迹的90%以上;4)秸秆覆盖免耕较其他耕作方式的碳足迹低,两年试验期间,较秸秆还田旋耕处理碳足迹分别低11.0%和6.9%,较秸秆不还田旋耕处理碳足迹分别低7.9%和8.3%。5)在半干旱地区,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单位产量碳足迹最低,是本研究中低碳低排的推荐措施。本研究结果可为旱作农田以低碳减排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保护性耕作试验田已经连续进行了28年的试验研究,采集整理积累了大量科学有效的试验数据,形成了一年一作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旨在为我国北方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免耕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1992年建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区为研究对象,用统计学方法,研究连续25年免耕覆盖(25y-NTS)、21年免耕覆盖(21y-NTS)和传统耕作(TC)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连续免耕的土壤含水量高于传统耕作,25y-NTS处理明显高于21y-NTS,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为25y-NTS21y-NTSTC;土壤全钾含量为25y-NTSTC21y-NTS;免耕处理对土壤有效磷、速效钾、铵态氮均有显著影响,免耕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传统耕作,在10~20cm土层,25y-NTS土壤硝态氮含量比21y-NTS高128.3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