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验证空间电场对温室中番茄、黄瓜、茄子和柿子椒种植的防病、促生作用,选取了4个温室大棚,安装了3DFC-450型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设备,进行了实际生产应用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备对提高作物品质有明显作用,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2.
1.木材切片机 枝桠材、间伐材多的林区,宜选用MG-600或MG-700型,配用8.82千瓦柴油机或13千瓦电动机,可切直径15-18厘米的木材,生产率为每小时1500-2000千克。  相似文献   
3.
赵铁伦  贾生 《蔬菜》2021,(8):19-22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不结球白菜矿质元素吸收和品质的影响,以"春油5号"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内设置畦灌、微喷带、膜上畦灌、膜下微喷4个灌溉方式,比较分析不同处理不结球白菜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及纤维素含量等品质指标和氮、磷、钾素含量。结果表明:膜下微喷、膜上畦灌能促进不结球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并促进不结球白菜对氮、磷、钾素的吸收利用,改善不结球白菜品质。其中膜下微喷与畦灌相比,温室不结球白菜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8.55%、63.55%,外叶柄中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22.32%。膜下微喷处理最有利于提高不结球白菜的品质和营养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农机管理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北京市大型农机机组在农机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信息滞后、时效性差以及缺乏有效的农机调度手段等问题,本文设计了面向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农机手应用的农机管理调度系统。系统可实现信息管理、机具监控、中心导航、移动指挥等主要功能,该系统的实现为远距离快速采集农机信息、农机资源的实时监控和有效调度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1.木材切片机 枝桠材、间伐材多的林区,宜选用MG-6001或MG-700型,配用8.82千瓦柴油机或13千瓦电动机,可切直径15~18厘米的木材,生产率为每小时1500~2000千克.  相似文献   
6.
10PF-90A型葡萄越冬覆土埋藤机的研制,是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葡萄藤冬前覆土掩埋全部由人工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国内又没有适用专用机具的难题。本文从农业机械设计的角度,阐述了该机具研究开发的目的、葡萄埋藤作业的农业技术条件、机具设计的依据、机具作业的工作原理、机具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抛土换向机构等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并对该机具的进一步完善设计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增加有机质、氮、磷、钾等土壤养分,提升耕地质量总体水平,加大粪肥、有机肥施用量,提高抛撒效率及抛撒均匀性,研究了双圆盘式抛撒机作业速度、抛撒盘转速、排肥口开度3个因素对抛撒效率、抛撒均匀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抛撒效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作业速度>排肥口开度>抛撒盘转速,最优组合为作业速度6 km/h、排肥口开度70%、抛撒盘转速90 r/min;影响抛撒均匀性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作业速度>抛撒盘转速>排肥口开度,最优组合为作业速度6 km/h、抛撒盘转速120 r/min、排肥口开度70%。综合分析得知,抛撒作业速度是抛撒效率和抛撒均匀性的最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不仅事关国运民生,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提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实施耕地保护。为增加有机质等土壤养分,提升耕地质量总体水平,加大粪肥、有机肥施用量,提高抛撒效率及抛撒均匀性,研究双圆盘式抛撒机作业速度、抛撒盘转速、排肥口开度三因素对抛撒效率、抛撒均匀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是影响抛撒效率试验指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作业速度,排肥口开度,抛撒盘转速;最优组合为A3C3B2,即作业速度第三水平6km/h,排肥口开度第三水平70%,抛撒盘转速第二水平90r/min。二是影响抛撒均匀性试验指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作业速度,抛撒盘转速,排肥口开度;最优组合为C2B2A1,即作业速度第三水平6km/h,抛撒盘转速第三水平120r/min,排肥口开度第三水平70%。。三是综合分析抛撒作业速度是其抛撒效率和抛撒均匀性最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