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正>GIS组合电器与传统敞开式电气设备相比较,有很多明显的优越性。但是GIS具有全封闭的特殊性,使得除了进行微水检测等少数试验项目外,现行的高压设备例行试验大多数项目均不适合GIS,长期以来几乎处于无维护状态,因此GIS设备出现的缺陷不容易排查。随着GIS电压等级的提高和体积的缩小,GIS内部场强越来越高,GIS内部主要绝缘介质有SF6气体和环氧绝缘构件等,当绝缘存在缺陷时,内部场强分布便会发生畸变,导致局部  相似文献   
2.
王硕  吴萍  董亚  董彩霞  任丽轩  沈其荣 《土壤》2015,47(6):1040-1048
采用不同土壤钾水平的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钾肥对西瓜植株钾含量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探讨了西瓜植株各叶位钾含量与西瓜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叶片钾含量诊断西瓜钾营养的临界指标。结果表明:西瓜新叶钾含量与西瓜产量达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00 8(P_(0.01)=0.575)。90%相对产量下新叶钾含量为32.6 g/kg时,西瓜产量可达91.39 t/hm~2。在极低钾含量(50 mg/kg和70 mg/kg)的土壤上,施用钾肥显著提高西瓜产量、开花期西瓜植株新叶和老叶钾含量;显著提高开花期、坐果期和膨大期西瓜植株茎和根中的钾含量。在低钾含量(84 mg/kg和85 mg/kg)的土壤上,施用钾肥显著提高西瓜产量,提高西瓜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而降低可滴定酸含量。随着钾肥施用水平的提高,新叶钾含量有提高趋势,老叶和挂果叶中的钾含量逐渐升高;施用钾肥显著提高坐果期和膨大期西瓜植株茎中钾含量。在中钾含量(170 mg/kg)和高钾含量(260 mg/kg)的土壤上,西瓜开花期新叶钾含量的最大值和最高产量相关联。总之,推荐开花期西瓜新叶钾含量32.61 g/kg为营养诊断临界值。  相似文献   
3.
从品种选择、地理环境、品种搭配、营养块的制作、播种时间、施肥、移栽时间、密度、单株定向、病虫害和收获等方面介绍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西瓜钾素吸收特征及钾肥施用优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钾肥管理是西瓜生产的关键因素,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西瓜的钾素吸收特征及钾肥优化施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钾肥不同施用水平下西瓜各生育期的干物质量、钾素吸收量、钾素吸收速率以及西瓜的产量与品质。[结果]西瓜对钾素的吸收量与西瓜干物质量、产量和品质存在正相关关系。西瓜在不同生育期对钾肥水平的反应不同,幼苗期对钾肥最敏感,基肥施用量为90 kg·hm~(-2)K_2O时,西瓜根、茎、叶中的钾含量最高,施用量高于180 kg·hm~(-2)K_2O时,西瓜叶中的钾含量低于对照;在膨果期,钾肥追肥量为180 kg·hm~(-2)时西瓜钾素吸收速率最大,该时期的钾素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67.9%;在成熟期,450 kg·hm~(-2)K_2O水平下西瓜叶片中钾含量最高,600 kg·hm~(-2)K_2O水平下果实皮和瓤中的钾含量最高。钾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西瓜干物质积累量最大,钾素总吸收量最高,此时西瓜产量最高,且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西瓜钾肥施用的最佳方案为基肥施用90 kg·hm~(-2),坐果期追肥180 kg·hm~(-2),基肥和追肥的比例为1∶2。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的建设,以此为乡村振兴和发展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适应国家发展目标的要求。而在此过程中,农机合作社需强化其运行规范性,从而提高乡村发展的效率,并最终为农机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通过阐述西安市农机合作社的主要类型、服务方式、合作方式以及西安市对发展农机合作社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四方面内容,从而充分且全面地分析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指导性优势。  相似文献   
6.
董亚 《南方农机》2019,(7):41-4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机合作社是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化农业的核心枢纽,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农机合作社的帮助。本文对农业发展中农机合作社的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探讨了农机合作社在农业发展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组织分离方法对广东省化州市橘红种植园内所采的化橘红(Exocarpium citri Grandis)果、枝、叶组织内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并采用形态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菌株. 结果显示,从化橘红果、枝、叶60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得到404株内生真菌. 依据形态鉴定及ITS序列分子鉴定,初步鉴定379株内生真菌,并将其分为16个分类单元,经鉴定归于镰刀菌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色二孢菌属(Lasiodiplodia)、间座壳属(Diaporthe)、光黑壳属(Preussia)、稻黑孢菌属(Nigrospora)、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弯孢属(Curvularia)、隔孢伏革属(Peniophora)、叶点霉属(Phyllosticta)、枝孢属(Cladosporium)、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附球菌属(Epicoccum)、拟层孔菌(Fomitopsis)和毛霉属Mucor),其中炭疽菌属与间座壳属是化橘红的优势菌株,其相对频率分别为44.6% 和34.2%,远远高于其他类群. 内生真菌在枝组织中的分离率为91%. 研究结果表明化橘红内生真菌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为进一步从化橘红内生真菌中筛选活性中药成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