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室内不同膜孔直径膜孔灌单点源微咸水入渗试验,分析了相同灌水时间下膜孔直径对微咸水膜孔灌土壤水、盐、硝态氮运移分布影响,结果表明:膜孔直径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累积入渗量越大;相同入渗时间,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膜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灌水结束时,膜孔直径越小,相同位置的土壤含水量越小;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距离膜孔中心距离增大而减小,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而土壤含盐量则相反。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合理利用微咸水进行膜孔灌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膜孔灌玉米农田尿素转化和分布特性,在测坑中进行了膜孔灌和畦灌施尿素试验,分析测定了施尿素后不同时间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研究表明:膜孔灌尿素转化完全后,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为硝态氮,可作为膜孔灌农田氮素水平评价的指标;基施尿素下,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大,分布范围以施肥点为中心呈大致成半圆形;灌水方式对尿...  相似文献   
3.
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田间水分运移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冬小麦在喷灌条件下田间水分运移规律,并与实测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学模拟计算的结果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冬小麦喷灌条件下的灌溉模式,并提出了合理的模式,与群众现行的灌水量相比,可节约灌溉水20%以上。  相似文献   
4.
用模糊综合评判逆问题方法确定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增强节水灌溉项目后评价结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本文提出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逆问题求解方法的映证和校核,更科学合理地确定节水灌溉项目后评价各单项指标权重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土壤水分运动原理,通过对冬小麦田间试验及有关资料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对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运移进行计算,并利用其预报土壤墒情,以便为决策部门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合理调配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清漳河流域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山区流域,为提供流域内合理土地利用优化方案和水资源调控理论依据。故以清漳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分布式水文模型,评价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SWAT模型在清漳河流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流域内的地表径流过程;在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配置情境下,探讨地表径流及其CN值变化,分析出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产流能力,结果耕地草地林地;受近年城镇化的发展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影响,相对1980年土地利用/覆被情景,退耕还林情景的综合产流能力减小,城镇化情景的综合产流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7.
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田间水分运移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冬小麦在喷灌条件下田间水分运移规律,并与实测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学模拟计算的结果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冬小麦喷灌条件下的灌溉模式,并提出了合理的模式,与群众现行的灌水量相比,可节约灌溉水2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增强节水灌溉项目后评价结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提出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逆问题求解方法的映证和校核,更科学合理地确定节水灌溉项目后评价各单项指标权重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设施条件下灌水量对膜孔灌土壤水氮运移分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设施条件下不同灌水量灌施硝酸钾肥液试验,分析测定了灌后不同时间的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分布。研究表明,不同灌水量的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质量分数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小,以膜孔中心最大,远离膜孔中心逐渐变小;随着灌水量增大,相同位置的土壤含水率变大,而相同位置的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变小;增大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分布的影响有利于植物对水分和硝态氮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土壤水分运动原理,通过对冬小麦田间试验及有关资料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对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运移进行计算,并利用其预报土壤墒情,以便为决策部门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合理调配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