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浅谈如何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机手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机手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是农机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章军 《中国畜禽种业》2013,(12):142-143
随着养禽业集约化、规模化的不断发展,如何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选用药物防治各种疾病,已为广大养禽户所重视,本文浅述如何科学用药防治禽病,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免疫增强蓝藻作为日本鳗鲡黑仔饲料添加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增强蓝藻是把胸腺素α1(Tα1)基因转移到蓝藻--聚球藻PCC 7942(Synechococcus sp.PCC7942)染色体上后获得稳定表达的转基因蓝藻,经小鼠实验初步表明其具有生物学活性并且口服有效.通过采用该免疫增强蓝藻饲喂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黑仔,并采集分离了一种鳗鱼养殖流行性发病弧菌,对饲喂了免疫增强蓝藻的黑仔鳗进行多次感染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添加免疫增强蓝藻的饲料后,黑仔鳗各检测组织器官Tα1含量显著提高;免疫增强蓝藻提高了试验鱼的免疫能力,增强了试验鱼的抗逆、抗病菌感染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免疫增强蓝藻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适口性好,适宜添加量为0.5~1.0 g·kg-1.  相似文献   
4.
‘蓝冰’柏(Cupressus leighton‘Blue Ice’)为柏科柏木属常绿针叶乔木,树高5 ~ 8m,干形笔直,树冠紧凑,整体呈圆锥形,小枝上着生鳞叶,鳞叶交互对生,圆柱形或四棱形,蓝色.雌雄同株,雌球花单生枝顶,雄球花长椭圆形、黄色,药隔显著,鳞片状.球果球形,两年成熟,熟时种鳞木质、开裂,种子有翅.耐寒性强,也耐高温,适宜温度为-25℃~35℃.能适应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土壤条件,土壤pH值5~8,排水良好.喜光,全日照条件生长良好,也能耐透光度50%庇荫条件. ‘蓝冰’柏原产于日本,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从日本引进苗木,进行安全性、区域性、商品性、可行性试验,并批量生产和推广,8年来生产穴盘苗、苗床苗、小容器苗、篱苗、单干苗达120多万株.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策略及改进意见——以长丰草莓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712-7714
结合长丰草莓,分析了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政府推动策略、市场需求拉动策略和品牌管理策略,然后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经营主体的建设、提升产品竞争力、尝试新的销售手段等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8口23.2 m2的池中,于水温12.5~17.7℃、盐度30的传统养殖模式下,研究饲料中定量添加Tαl螺旋藻喂养鲍苗的培育效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投放壳长(3.68±0.04)mm和(3.66±0.07)mm,密度(5 755±429)粒·m-2和(5 733±169)粒·m-2的鲍苗,经过133 d的养殖,鲍壳长、成活率、日增长分别达到(15.65±0.19)mm和(15.08±0.63)mm、(93.57±0.68)%和(89.25±2.48)%、(90.04±1.49)μm·d-1和(85.81±4.48)μm·d-1.结果表明:添加Tαl螺旋藻培苗,可显著提高鲍苗培育成活率(P<0.05),促进鲍苗的生长(P>0.05);且壳色泽好、规格较整齐.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鲍苗体内的胸腺素α1含量也表明,添加Tαl螺旋藻能明显提高鲍苗体内的胸腺素α1含量(P<0.05).  相似文献   
7.
在8口23.2 m2的池中,于水温12.5~17.7℃、盐度30的传统养殖模式下,研究饲料中定量添加Tαl螺旋藻喂养鲍苗的培育效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投放壳长(3.68±0.04)mm和(3.66±0.07)mm,密度(5 755±429)粒·m-2和(5 733±169)粒·m-2的鲍苗,经过133 d的养殖,鲍壳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传统的小麦倒伏检测方法需要人工进行田间观测和记录,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小麦倒伏检测的需求。基于深度学习的小麦倒伏检测技术虽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应用,但普遍局限于对小麦单一发育阶段的倒伏识别,而倒伏可能发生在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不同时期倒伏特征变化复杂,这给模型特征捕捉能力带来考验。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多生育期小麦倒伏区域检测方法。[方法]用无人机采集小麦灌浆期、早熟期、晚熟期这三个关键生长阶段的RGB图像,通过数据增强等技术构建出多生育期小麦倒伏数据集。提出一种小麦倒伏提取模型Lodging2Former,该模型在Mask2Former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引入分层交互式特征金字塔网络(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Feature Pyramid Network,HI-FPN),用于提高模型在复杂田间背景干扰下对于多个生长阶段小麦倒伏特征的捕捉能力。[结果和讨论]所提出的Lodging2Former模型相较于现存的多种主流算法,如Mask R-CNN (Mask Region-Based Convolu...  相似文献   
9.
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与家禽共患病与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药物残留物也成为影响我国人民食品安全和我国肉禽出口的主要问题。形成药物残留的原因:当然是因为现在肉禽发生的疾病多因而用药就多。因此如何防范家禽疾病特别是一些人与家禽共患疾病就成了我们这些动物疾病防控部门最主要的任务。尽管我们各级动物疾病防控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不能全部防控家禽疾病和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10.
鸡沙门氏杆菌病是由鸡沙门氏菌属病原菌引起的鸡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它包括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等。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是影响雏鸡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菌苗可以预防 ,只能靠加强消毒和药物防治。各鸡场用于防治鸡沙门氏杆菌病所支出的药费相当可观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养鸡场的经济效益 ,而且长期使用也极易产生抗药性。笔者通过多年的摸索 ,发现采用中草药防治鸡沙门氏杆菌病效果很好。鸡不会产生抗药性 ,其产品中也不会形成药物残留。而且花费不多 ,操作起来简便易行。现报告如下 ,供广大同仁参考。1 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