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1.
为降低夏季高温时温室内的温度,通过试验研究双拱双膜温室单喷头喷雾降温过程.探究单喷头不同雾化指标、喷雾时长及侧窗开闭条件下的室内温湿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固定喷头工作时间和喷嘴直径,增大水压力,降温和增湿幅度增大;固定喷头工作时间和水压力,增大喷嘴直径,降温和增湿幅度增大.固定相同的雾化指标,降温和增湿幅度随喷雾时间...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辽宁省北部地区山区水土保持经济林的选择与水土流失的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对辽宁省北部地区典型沙地改植榛子林后的2012,2013和2016年进行水土流失定位监测。监测点小区为2012年春新造榛子林地,原土地为玉米地,无工程造林,土壤类型为砂壤土。监测点建设3个径流小区,集中布设,其中两个为沙地改植榛子林,1个为对照坡地,分别于2012、2013和2016年,每年8月中、下旬调查样地内的乔木、灌木、草本和植物总盖度以及乔木、灌木、草本的种类。采用径流小区法,监测地表径流、土壤流失量和土壤侵蚀模数。每次雨后测量集流桶水量,计算地表径流量。取样分析泥沙量,计算土壤流失量和土壤侵蚀模数。并在小区上、下各设1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取土层深度为0~10cm和10~20cm。在每个土壤层面中部用环刀法取样3次重复,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项目区监测期间,项目区植物种类均呈增加态势,特别是草本植物增加速度较快,而乔灌木增加较少。另外,植物种类的增加方面榛子林多于对照,至2016年,榛子林的植被盖度达到100%。榛子林样方内植物种类由5种增至24种,对照内植物种类由4种增至为15种;沙地改植榛子林后对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明显,场次产流过程的地表径流量、土壤流失量与同期有效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呈紧密的线性相关关系,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性水平逐渐降低,至2016年,监测点小区无产生径流和土壤流失量发生,显示了工程造林可以迅速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项目区监测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来看,至2016年,各项指标含量均有增长,且经常扰动沙地的项目区监测点经过榛子林改造后,土壤容重基本呈增加趋势,榛子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和含N、K量始终高于对照区,但由于项目区原土地是熟耕地,所以榛子林与对照林地在相差不大。总体上,林地的保水保肥能力要始终强于非林地。综合来看,该地区沙地改造榛子林可最终形成相对较高的植被覆盖密度,这是减少这一地区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土壤养分流失有效手段,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水肥一体机肥液电导率远程模糊PID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水肥一体机肥液电导率(EC),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远程水肥灌溉控制系统,将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算法引入远程开发者服务终端中,通过模糊PID控制算法调控本地端变频注肥泵的频率进而精准控制EC,并对本地端PID和远程端模糊PID控制算法进行了对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目标EC越大,稳态EC越精确,但稳态时间和超调量均增大;与传统本地端PID控制相比,该系统响应速度快、EC波动幅度小、稳定,当目标EC为2.5 mS/cm时,稳态时间和超调量分别达到120 s和20.8%,混肥时间和实测EC均能满足水肥控制实际需求。该研究实现了EC的远程模糊PID控制,以及灌溉施肥系统的计算机、手机微信多终端灌溉数据监测和开关量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