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通过文献定量分析,对有关农业绿色发展的文献进行特征和趋势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期发现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为研究者提供借鉴。基于中国知网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CSSCI以及CSCD数据库,对获取到的170篇有关农业绿色发展的文献进行整理,利用CiteSpace5.7 R2软件进行网络知识图谱分析。分别从作者、科研机构合作出发对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情况进行阐述,并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时区图谱分析方法对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进行阐述。结果表明,2002—2020年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呈现出研究内容由少到多、研究主题由窄到宽、研究内容由概念到实证的变化。在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的驱动下,未来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将更加具化,并且学者间、机构间的合作将会越来越紧密。同时,也会增加对农业绿色发展机制、政策影响机制的探索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附红细胞体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suis)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引起的一种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畜共患病.现将当地两起山羊暴发附红细胞体病及其防制报告于下,与同行商讨。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户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采纳意愿是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基于西北典型农牧区454份农户调查问卷,区分为种植户和牧户,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两种类型农户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种植户和牧户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存在差异,“低意愿”种植户为9.5%,“高意愿”种植户为71.48%,“低意愿”牧户为14.76%,“高意愿”牧户为70.47%,说明牧户的技术采纳意愿低于种植户,且两种类型农户的意愿普遍不是很高。年龄、务农年限和成本预期对种植户和牧户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但两种类型农户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也存在明显差异,文化程度、技术培训、生产交流以及政策了解度显著影响种植户技术采纳意愿,生计分化、牧道便捷度以及信息传播力度显著影响牧户技术采纳意愿。对此,提出区分不同类型农户,制定合理化、差异化鼓励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技术研发进程等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异质性农户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疆呼图壁县306位农户调研数据,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认知程度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3个方面,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对呼图壁县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解析.结果表明,在影响因素方面,投资风险的预期、政策认知、邻里影响程度和农业补贴满意程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响应表现正向影响;务农年限、耕地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5.
农业绿色生产政策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而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认知是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助推器,探索如何提升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呼图壁县的306份问卷数据,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情况做了调查,并运用有序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是...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对新疆2005—2019年农用地规模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对非效率决策单元投入冗余改进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农用地规模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农用地综合效率偏低,主要是由规模效率不佳所导致,且效率无效的决策单元在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方面均存在冗余。在影响因素方面,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对农用地规模经营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农药、柴油使用量对农用地规模经营效率产生负向影响。据此提出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等提高农用地规模经营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土地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并行推进农业生产效率的大背景下,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生产效率的影响有助于明晰今后农地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干扰,测算2019年31个地区的农地生产效率,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前我国农地综合效率均值为0.769,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47,规模效率均值为0.912,调整前纯技术效率偏低是农地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调整后我国农地综合效率均值为0.714,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69,规模效率均值为0.807,与调整前相比,纯技术效率提高2.6%,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下降7.15%、11.51%,规模报酬递增的地区明显增多,但不同地区之间效率差异明显,且规模效率偏低是导致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因素;在影响因素上,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生产效率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可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作业人员来提高农地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