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掌握南京市果园(桃园、梨园和葡萄园)土壤重金属(Cu、Pb、Cr、Hg、As、Cd)分布特征,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168─2008)和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13),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不同果园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u、Pb、Cr、Hg、As、Cd的含量都未超过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土壤重金属含量限值。但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桃园、梨园和葡萄园土壤重金属Cu、葡萄园土壤的Cd、Hg和Cr,以及桃园土壤的As单项污染指数大于0.7,但小于1,已接近绿色食品产地土壤污染警戒线。桃园土壤Cr单项污染指数在超过土壤污染警戒线的果园占总样品的12%。从内梅罗污染指数来看,桃园、梨园和葡萄园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98、0.70和0.71,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分别为尚清洁、清洁和尚清洁。因此,南京市果园日常生产中应监测和控制土壤环境中的Cu、Cd、Hg和As含量,将重金属Cr作为严控的土壤污染物。  相似文献   
2.
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是茶叶科学种植的一个重要依据。为掌握南京市茶园土壤的酸化程度及重金属污染现状,明确影响南京市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因子,通过GPS定位技术,对南京市不同地区116个典型茶园土壤的pH值及重金属含量进行定位监测与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市茶园土壤存在明显的酸化现象,且呈加重趋势,其中2010—2012年pH 4.1~5.0的茶园土壤为49.1%,比2004—2006年增加29.7%,pH4的茶园土壤则增加了3.8%。以NY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茶园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污染评价,结果发现6种重金属元素(Cu、Pb、Cd、Hg、As、Cr)含量均未超过《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中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为清洁。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Cu、Pb和Cr含量呈上升趋势,且2010—2012年Cu、Pb、Cr含量均超过江苏省土壤背景值,说明它们在茶园土壤中存在一定的积累。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Cu、Pb、Cr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茶园日常施肥应控制畜禽粪便和含Cr化肥的施用,避免土壤因酸化和含重金属肥料的施入导致重金属含量增加而影响茶叶质量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日至8月28日在南京举行,这是我国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承办的又一国际奥林匹克赛事,也是迄今为止在南京市举办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体育盛会。办好青奥会,是重大的政治责任,也是诠释中国梦的大好契机。为确保青奥会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南京市组织开展“迎青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推动了农机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平稳向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京地区果树生产现状的调研,分析南京地区果树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与适度发展、果树新品种引进与种苗体系建设、现代果园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政府扶持与科技服务和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等5个方面的建议,为南京果树产业深层次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