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果树介壳虫种类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台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是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业的主产区。据2008年统计,轮台县果树种植面积已达1.6万公顷,主要有杏、香梨、苹果、桃、葡萄,其中杏树的种植面积最大。近几年轮台县果树介壳虫的发生日趋严重,有些杏园被害率可达100%,发生严重的区域主要在野云沟乡、策大雅乡、铁热克巴扎乡、乡阳霞镇,被害重的杏园挂果寥寥无几,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杏树的积极性。据此,  相似文献   
2.
推广使用大中型农机具,对于促进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推广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的进程远远滞后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步伐,成为制约“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大中型农机具的推广使用已迫在眉睫。推广使用大中型农机具进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认识不到位目前多数农民对于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促进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走联合作业、分户经营、高效益型发展农业的路子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对…  相似文献   
3.
在介壳虫若虫孵化涌散期用蚧虫毒乳油、吡虫.噻嗪酮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顺式氯氰菊酯乳油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混剂4种药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16天防效均达94%以上;在介壳虫二龄若虫越夏期用滴一滴、蚧虫毒乳油、吡虫.噻嗪酮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绿颖矿物油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6种药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9天,滴一滴、蚧虫毒乳油防效可达98%,施药后第21天吡虫.噻嗪酮悬浮剂、绿颖矿物油的防效分别可达93.13%,76.55%。  相似文献   
4.
<正>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持续高产、适应性强、草质优、适口性好、易栽培等特点,在畜牧业生产中被人们冠之以"牧草之王"的美誉。在世界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对吐伦球坚蚧越冬代若虫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杏树树体流动花芽膨大前,吐伦球坚蚧越冬代若虫体背开始产生蜡丝时,筛选出合适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治.[方法]用20种药剂对介壳虫若虫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并选择室内防效好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室内筛选出16种药剂,在药后第6 d其防效都大于90;,选择了其中11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药后12 d顺式氯氰菊酯1 500倍+甲维盐2 500倍混剂、蚧必治1 000倍液、金速扑杀+3;0#柴油及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3;0#柴油防效均可达97;以上;毒死蜱+3;0#柴油、蚧虫毒1 000倍液、8Be石硫合剂、滴一滴8 000倍液、阿克泰4 000倍液的防效也可达94;以上.[结论]11种药剂对吐伦球坚蚧越冬代若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树龄杏麦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在杏麦间作模式下不同树龄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时序动态,调查发现在幼龄的杏麦间作园有节肢动物13目61科189种,老龄杏麦间作园有节肢动物13目59科192种,老龄不间作杏园有节肢动物12目46科120种,同翅目昆虫为优势种,是主要的植食性类群,间作小麦的老龄杏园比幼龄杏园聚集着较为丰富的物种。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杏树的物候期有关,并受间作物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系统聚类法分析了各亚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杏园间作小麦可以增加杏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疆轮台县杏农间作园蜘蛛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和鉴定,了解蜘蛛群落结构组成的特征和多样性,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蜘蛛资源提供客观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4~9月采用网捕及随机捕捉法进行采集并鉴定.[结果]共采集蜘蛛662头隶属于9科15属19种;共同优势种为黄斑宽胸蛛(Euryopis flavomaculata)和王氏卷叶蛛(Dictyna wangi),优势度分别为0.2784和0.1609.杏棉间作果园蜘蛛群落多样性高于杏麦间作果园.[结论]在间作模式下,合理进行果农间作有利于保护和利用蜘蛛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轮台县杏树多毛小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鲁豫  赵莉  李军如  张滋林  林志灿  范毅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9):1655-1660,1765
[目的]系统观察研究多毛小蠢(Scolytus seulensis Murayama)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野外调查、网室饲养与室内观察相结合.[结果]多毛小蠢在轮台县1年发生3~4代,以老龄幼虫在被害部树皮下越冬,世代重叠严重.3月底、4月初始见成虫,侵入诱木、衰弱木或风倒木交配产卵,其各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旬、6月上旬、7月中旬和9月上旬.完成1个世代需46 ~62 d,主要以幼虫在树皮内危害致使枝干枯死.[结论]多毛小蠢以越冬代成虫羽化较为整齐,是防治该害虫的关键时期,该研究可为其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作者经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新疆杏树的有害生物涉及2纲5目30科70种,并对这些有害生物的种类、危害程度、分布及主要危害特征进行阐述。其中就为害较普遍的桃粉大尾蚜、吐伦球坚蚧、桑白盾蚧、杏仁蜂、杨梦尼夜蛾、梨小食心虫、多毛小蠹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结合农业、生物、化学、物理、机械及检疫6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