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在某些作物中如大麦和大豆习惯采用千粒重。近年来,美国的一些报告中也采用了千粒重。高粱籽粒的千粒重往往根据种子样本由100粒至1000粒随意确定。因为样本的大小与工人和计算工具的效率有关。即便使用数粒机,计算仍很费时。所以,任何一种减少样本数而又不降低精确度的方法都能恰当地节约试验成本。这个问题在群体改良的品系试验和应  相似文献   
2.
国际热带半干旱作物研究所(简称ICRISAT)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是改善该地区主栽作物高梁、谷子籽粒产量及营养品质等性状的遗传潜力。通过长期的种质收集和利用转换已部分地实现了这一目标。该所的资源研究工作由遗传资源部负责。遗传资源部正式成立于1979年。但其高粱资源早在1957年就经 K.O.Rachie 之手由墨西哥引入印度。二十余年间高粱种质资源迅速增加。现在它们分别保存在美国柯林斯堡和 ICRIS-  相似文献   
3.
▲1981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印度海得拉巴的国际热带半干旱作物研究中心(ICRISAT)举行了一次国际性的高粱粒用品质专题讨论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rghum Grain Quality)。来自世界各地的七十余名高粱专家和育种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共宣读了有关控制高粱籽粒食用品质的特性、提  相似文献   
4.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打算评论高粱籽粒的一般结构,以及具某些构结变异的特殊类型高粱的用途,这些结构变异影响着籽粒成份和加工特性。本文不想详述这题目的全部内容,仅就读者感兴趣的要点做一番介绍。  相似文献   
5.
小麦和水稻这两种重要谷物的生产改良使世界许多地区的粮食产量猛增。有关它们的情况在六十年代初的“绿色革命”中已有大量报道。玉米和高粱这两种比较重要的谷物,虽然也取得了类似的改良效果,但有关它们的系统资料却不多见。这里将高粱的生产改良历史与现状,与小麦、水稻和玉米进行比较。主要利用 FAO 年鉴中公斤/公顷的数据,分析各作物单  相似文献   
6.
在大田试验里,测量一株高梁的全部叶片既费时又费工。印度的 Krjshnamurthy 等人(1974)曾指出最大的叶片是最能代表叶面积的因子,高粱的单株叶面积估测系数变动于4.106至5.873之间。不过,最大叶片因基因型和季节的不同而异,而且为寻求不同基因型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最大叶片仍很麻烦,此外还可能因  相似文献   
7.
在栽培粒用高粱的地区,籽粒因鸟类的侵袭遭到的损耗可能是很惊人的。通过采用为鸟类所厌恶的含单宁品种,高粱籽粒得到有效地保护。据报导高梁籽粒单宁含量与鸟害之间呈高度负相关(Tipton等,1970;McMillian等,1972)。由于单宁所赋与的抗鸟性,抗气候变化(Harris和Eurns,  相似文献   
8.
当所研究基因型的数量较多时,用 Finlay和 Wilkinson(1963)所提出的基因型×环境互作估算方法就不能提供足够精确的结果。Eberhart 和 Russell(1966)曾提出一种把基因型×环境互作区分为线性回归(b)和非线性回归(Sdi~2)的方法。据此,一个稳定的品种应具  相似文献   
9.
J.R.昆贝     
J.R.昆贝1902年1月1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沃沙姆。1920年毕业于好莱坞的加里福尼亚高级中学。1924年和1925年在得克萨斯农工学院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24年昆贝先生在得克萨斯州的奇林克思农试站开始了他从事农业科研事业的生涯。从1925年起至1961年他一直是该站的负责人。他指导了有关引种、鉴定、栽培和禾本科作物、豆科作物以及油料作物的品种改良等研究。他还主持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