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然降雨对黄土坡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旦旦  王健  尹武君 《节水灌溉》2011,(8):17-20,24
选渭北旱原东部合阳县甘井镇为试验地,以研究天然降雨和坡度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以及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区的径流小区被设置为5°、10°、15°3个坡度的坡面,采用径流场观测法,对一定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量以及土壤养分流失量进行测定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坡度的径流小区中,产流量、产沙量以及土壤养分的流失量均随着降雨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人工糙率床面水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变坡试验水槽,研究了不同流量,不同坡度以及不同糙率条件下坡面流水力学参数(雷诺数、弗劳德数、平均流速、水深和阻力系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糙率、坡度相同情况下,坡面流的雷诺数、弗劳德数、平均流速、水深和阻力系数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坡度、流量相同条件下,随着糙率的增大,坡面流的雷诺数,弗劳德数和平均流速在减小,阻力系数和水深在增大;平均流速、水深和阻力系数与流量和坡度的关系可用简单幂函数表示,而且主要由流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南通道换流站为例,对输变电工程中山丘区换流站站区截排水沟的设置依据及布设位置进行分析,对截排水沟的设置情形进行统计,确保工程能形成完整的截排水系统,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4.
陕西杨凌天然降雨雨滴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降雨雨滴特性是土壤侵蚀的动力因子之一,是研究降雨侵蚀力规律的基本依据。运用虹吸式雨量计记录杨凌的天然降雨过程,同时采用滤纸色斑法观测天然降雨雨滴的特征,结合图形处理软件Image-J处理雨滴直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天然降雨雨滴大小分布符合Best函数式;雨滴中数直径、降雨动能与降雨强度呈幂函数关系,但关系式中的系数由于雨型的不同和观测范围的限制而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地表压实对雨滴溅蚀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雨滴击溅是坡面水力侵蚀的主要动力之一,溅蚀量多少直接受制于地表土壤状况.通过雨滴击溅实验,分析了雨滴直径、土壤密实度等对土壤溅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密实度与土壤溅蚀量呈负相关,雨滴直径与土壤溅蚀量呈正相关;溅蚀量随着距溅蚀杯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呈指数函数分布;溅蚀量受雨滴直径和土壤密实度的影响,其关系可用M3=0.029 d3.764·p5.128来描述.  相似文献   
6.
玉米苜蓿间作对黄土坡耕地降雨产流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健  尹武君  刘旦旦 《节水灌溉》2011,(8):43-46,54
通过观测天然降雨时不同带宽玉米苜蓿间作下黄土坡耕地降雨产流产沙特征,研究了降雨条件一定时不同耕作模式对黄土坡耕地产流产沙量的影响和坡度变化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10°、15°坡试验径流小区上①玉米单作年均产流总量分别比裸地降低了29.2%、15.8%和12.2%;苜蓿单作年均产流总量分别比裸地降低了...  相似文献   
7.
地表水层厚度对雨滴击溅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雨滴击溅实验,分析了水层厚度、雨滴动能等在相互作用条件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层厚度越深雨滴动能消耗于水层波动的能量就越多,从而用于击溅土壤的能量就越少;单雨滴溅蚀量随雨滴动能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动能越大,溅蚀量增加的趋势越明显;水层厚度和雨滴动能一定时,溅蚀量随着距离分布递减。  相似文献   
8.
渭北旱塬坡耕地水土和养分流失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渭北旱塬的坡耕地为对象,采用定位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退化机理。取得以下主要结论:坡耕地的土壤退化主要是水土流失所致,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年内的几场暴雨。观测期内5°、10°和15°坡面平均产沙量分别为320.9,1 581.1,3 819.6t/(km2.a);平均产流量分别为13 836.4,46 869.3,53 956.5m3/(km2.a)。受降雨强度和坡度影响较大。水土流失导致坡耕地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小,持水能力减弱,且带走土壤中有效养分量,使土壤肥力降低。流失泥沙中全氮和速效钾含量远高于耕层土壤中的含量,表现出"富集"。  相似文献   
9.
炼山对巨桉林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正刚  尹武君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838-2840
研究了四川省乐山市兴福寺和棉花山等地炼山初期、炼山后一年生、炼山后五年生巨桉林地土壤磷含量。结果表明,炼山对巨桉林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十分显著。炼山初期林地土壤全磷含量高于炼山后一年生和五年生巨桉林地土壤,而土壤有效磷含量则低于炼山后一年生和五年生巨桉林地土壤。炼山后一年生的巨桉林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而全磷含量则是炼山初期最高。说明炼山对巨桉林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在短时间内有提高的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都会下降。  相似文献   
10.
在渭北黄土高原坡地建立24个径流小区,对玉米苜蓿间作、玉米单作、苜蓿单作、裸地降雨后侵蚀泥沙各养分含量进行测量和监测,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损失量表现为裸地>玉米单作>玉米苜蓿间作>苜蓿单作;不同带宽间表现出随着玉米带宽的增大,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损失量也增大;不同坡度土壤速效钾、速效磷、硝态氮、铵态氮的损失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间作下土壤速效钾、速效磷、硝态氮、铵态氮的损失量均小于玉米单作和裸地,但大于苜蓿单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