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为研究杜仲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只42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罗曼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 g/kg、12 g/kg、18 g/kg干燥粉碎后的杜仲叶粉。预饲期7 d,正试期70 d。结果显示:(1)试验全期,随着杜仲叶添加水平的提高,产蛋率和日产蛋重呈线性和二次曲线提高(P0.05),料蛋比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2)试验第35天,随着杜仲叶添加水平的提高,蛋黄颜色等级呈二次曲线提高(P0.05),6 g/kg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第70天,随着杜仲叶添加水平的提高,蛋黄颜色等级呈线性提高(P0.05);随杜仲叶添加水平的提高,蛋黄比例且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3)试验全期,与对照组相比,18 g/kg组蛋鸡经济效益提高了10.48%。综上,饲粮中添加18 g/kg杜仲叶可显著提高产蛋后期罗曼蛋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拔节期冠层识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满足田间玉米植株快速识别与检测的需求,针对玉米拔节期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冠层识别方法,比较并选取了适于玉米植株精准识别和定位的网络模型,并研制了玉米植株快速识别和定位检测装置。首先拍摄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图像共计3 000张用于训练深度学习模型,针对拔节期玉米叶片交叉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以玉米株心取代玉米整株对象的标记策略。其次在Google Colab云平台训练SSDLite-MobileDet网络模型。为了实现田间快速检测,开发了基于树莓派4B+Coral USB的玉米冠层快速检测装置。结果表明,田间玉米冠层识别模型精度达到91%,检测视频的帧率达到89帧/s以上。研究成果可为田间玉米高精度诊断和精细化作业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将聚砜基膜浸泡在2 g/L 的多巴胺溶液中,在震荡培养箱中涂覆12 h,之后用去离子水震荡清洗24 h 得到多巴胺复合超滤聚砜膜。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复合膜为多巴胺聚合在聚砜膜表面形成的复合膜,接触角为63°,较基膜减小21°,亲水性显著加强;在0.10 MPa 压力下,对海水养殖废水进行分离实验,对海水养殖废水总悬浮物(TSS)、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00%、83.3%,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冻融期可溶性植物养分的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试验与室内测定分析,对可溶性植物营养成分SO42-、NO3-、Ca2+及K+在冻结融化过程中的运移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冻结初期土壤中含有离子浓度越大,融化末期其降低幅度也越大。同时高浓度陪补离子NO3-和Ca2+促使SO42-淋失,高浓度陪补离子SO42-促进土壤Ca2+的吸附使Ca2+增加。而Ca2+的存在并未使土壤的固钾能力因冻结初期K+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为开展马铃薯叶片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无损检测研究,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200个感兴趣区域样本点的光谱图像并提取反射率,使用封闭式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采集相应样本点的qP值。采用SPXY算法将总样本按照2∶1的比例划分为建模集(135个样本)和验证集(65个样本),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si-PLS)和随机蛙跳(Random frog,RF)算法各筛选出18个敏感波长,并用选择的特征波长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结果表明:si-PLS-PLSR模型的建模集决定系数R2c为0.6285,验证集决定系数R2v为0.6103;RF-PLSR模型的建模集决定系数R2c为0.7093,验证集决定系数R2v为0.6872。结果表明利用RF算法筛选的特征波长对马铃薯叶片qP值检测的解释性优于si-PLS算法,特征波长在518.72~640.64nm、650~800nm和850~1000nm范围,体现了荧光发射信号是马铃薯作物光化学吸收qP值的重要响应特征,且叶片光化学吸收与叶绿素含量、叶片结构、水分含量等属性紧密关联。绘制叶片qP值分布图为分析马铃薯叶片光化学吸收和光合作用动态提供了直观的分析手段,可为马铃薯作物光合活性评价及复杂生理生化动态监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量平衡法实测和Penman-Menteith模型模拟对沈阳地区在采用新兴的高产品种情况下的作物需水量进行对比研究,从而验证了彭曼模型在沈阳地区应用的有效性,并为沈阳地区作物需水情况及确定作物灌溉制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不同保水措施的增产效果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地农业蓄水与保墒密切联系,因此尽可能地蓄住天然降水,把它保存在土壤中,并减少它的蒸发散失,从而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最终达到获得稳产高产的目的.为此,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保水措施对玉米产量以及玉米生长状况、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覆盖产量比对照增加21.3%,白膜覆盖比对照增加16.8%;保水剂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6.8%,10.5%,16.3%,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覆盖处理分别比对照高12.5%,1.5%,12.3%,但随覆盖量的增加产量增幅却降低,说明秸秆覆盖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黑色地膜和白色地膜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秸秆处理和保水剂处理经济效益次之.不同保水措施的地温、含水量、株高、茎粗和叶面积较对照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驱动因子判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生态系统会在长期的人为胁迫和短期的强扰动下发生稳态转换,灾变性稳态转换将会导致湖泊水环境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进而延缓和加大治理的进程及成本。探求浅水湖泊稳态转换驱动因子是科学合理确定湖泊管理策略的关键所在,现有的驱动因子判定方法主要有实验观测、统计分析和模型模拟。实验观测缺乏对生态系统整体的判断,仅采用观测数据并不能得出导致稳态转换确切的原因和效应;统计分析难以对未来作出预警;模型模拟可有效规避上述2种方法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机理模型是今后分析稳态转换的主要方法。有必要加强统计分析与模型模拟的结合、生态模型与传统水质水动力模型耦合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